中国历史上十大叱咤风云的谋臣诸葛亮仅排第八

一、伊尹(?~前1713),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今莘县人 。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 。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 。他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 。伊尹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神权政治服务的唯心主义,但其更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以“眷求一德”以求天佑,以求民归于一德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
二、姜子牙(姜太公),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 。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

三、管仲( 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人 。管仲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意思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 。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
四、伍子胥(?~公元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 。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 。春秋时楚国人 。属今监利县人,县城大车站外有其雕像 。也有一说在襄樊市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 。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 。<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

五、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楚国宛人,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 。公元前四九六年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 。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 。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书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
六、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李斯,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 。他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 。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佐助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 。

七、张良(?—前186)字子房,汉族,汉初三杰之一,安徽亳州市东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 。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 。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 。汉朝建立,封留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