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鲁肃比诸葛亮高明在哪里?三国奇才鲁肃简介

鲁肃简介:鲁肃 , 有戏剧中与历史上的两种形象 。忠厚近似愚昧 , 儒雅误为可欺 , 稳重变成胆小 , 这是戏剧作品中塑造出来韵鲁肃形象 。历史上的鲁肃却不是这样的 , 他是一个少有的文武兼长的名将 , 东吴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活动家 。正如陈寿《三国志·吴书》赞之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坍;出众人之表 , 实奇才也”
【三国中鲁肃比诸葛亮高明在哪里?三国奇才鲁肃简介】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罗贯中的笔下 , 鲁肃是一个反应迟钝 , 又是一个善于调和的人 。其实 , 这只是表面现象 。本质上鲁肃是大智若愚 , 大巧若拙 。他虽然在心高气傲的周瑜和才略超群的诸葛亮面前显得暗淡无光 , 但是他高明的战略思维和谋略艺术 , 总是在他的主公孙权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 , 高人一筹 。可以说 , 没有鲁肃 , 就没有稳固的孙刘联盟 , 就 没有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 也就没有后来江东基业发展成为吴国的升华 。
当吴太夫人谈到时常患病的周瑜 , 好与诸葛亮比较 , 容易动怒 , 担心年寿不永 , 影响江东发展时 , 同样也为周瑜担心的孙权则对吴太夫人说 , 子敬(鲁肃)之才不亚于公瑾(周瑜) 。有此人在 , 可安江东20年 。这是一句中肯的评价 , 充分体现出了青年孙权的慧眼识人 。
鲁肃是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倡导者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路线图 , 而实际上诸葛亮也清晰地看到了汉室的气数终将耗尽 。赤壁之战之后 , 曹操势力削减 , 而刘备在迅速崛起 , 孙权固有江东后 , 势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足鼎立的雏形已经形成 。
孙权是鲁肃的知己 , 鲁肃也是孙权的知己 , 二人对天下形势和吴国策略的谈论终于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 , 鲁肃单独对孙权说 , 主公可望在将来称帝 。立即被孙权痛斥 。孙权说 , 如今天子还在许昌 , 汉室是天下之主 , 怎么能够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呢?鲁肃立即跪下 , 点破曹操和刘备都有这种心思 。孙权这才说 , 他是深知时机不到啊 。鲁肃立即喜上眉头 , 说原来主公早有天下之志啊 。
鲁肃与孙权的对话 , 是新版《三国》中最大的看点之一 。当周瑜与曹仁打得难解难分 , 两败俱伤时 , 诸葛亮派赵云乘虚而入 , 取了南郡 , 坐收渔利 。气得周瑜落于马下 , 周瑜发誓要与刘备血战 , 夺回南郡 , 这势必会破坏脆弱的孙刘联盟 。而一旦孙刘两家火拼 , 两败俱伤 , 曹操必定是渔人得利 。鲁肃为孙权出谋划策 , 坚决阻止周瑜攻打南郡的赵云 。而且鲁肃对孙权曾说了这样一句眼光独到的话 , 孙刘两家在30年之内结成联盟 , 江东基业大事可成 。
鲁肃看到的不是一年 , 两年 , 而是长达30年之久的联盟策略 。这在当时曹、孙、刘还都属于割据势力的时候 , 就看的如此长远 , 而且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战略谋划 , 的确是令人由衷钦佩的 。
鲁肃谋事议事的眼点主要是东吴发展的战略问题 , 这是辅佐年轻的孙权善始善终地做正确的事 , 而不是正确地做事的关键所在 。例如 , 周瑜对诸葛亮屡动杀机 , 看似为东吴除掉一个强劲的对手是正确的 , 但却是害人害己的行为 。因为当时的江东离不开与刘备的联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