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出行是靠什么来分辨方向的?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人们是怎么分辨方向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
对于古人来说,出远门可是一件大事,除非有特殊情况,例如避难、科举或者探亲等事宜,多数时间是不远游的,毕竟一路上风险太大 。可真要是遇到了上述情况,不出门不行的话,如何认路可就是件难事了 。道路的名堂这么多,要是不认识路,走错了,恐怕浪费的时间不止是几天几夜而已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些走过路或者知道路的人,便会为了后人建立起一些指路标志 。
用“土堆”的方法来作为固定的里程标志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和道路管理人员认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按一定的里数用“土堆”的方法来作为固定的里程标志,土堆被称为“堠” 。凡按“堠”记数的里程称为“堠程”,而管理“堠”的官吏称为“堠吏” 。这种道路标志虽然简单,却起到了便利行人了解道路里程远近的作用,是今天道路里程碑的发端 。
除了用堠记路程,还有就是在道路两旁种树 。
东汉时,道路上除种植一般树木之外,许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及宗庙、官室和陵园的道路均有梧桐之类列于道侧,反映出当时重视在道路两旁植树的风尚 。
大路两旁都种着树,只要按照树的指引走,就不会走到深山中迷路了,因此种树也是路标的一种 。
还有道路上的馆舍,又称为“亭” 。
“亭”最早是为了君王的使者和官员走在路上能及时得到休息,沿着国家的主要道路设置的,有人看管,备有粮柴 。
除了陆地,水路也是常用的出行方式 。
就我国古代天文导航定位技术而言,只是到了西汉以后,才有了这方面明确的记载 。
【在古代,人们出行是靠什么来分辨方向的?】当然,认路的方式虽然不少,还有很多未被提及的方法,但都比不上今时今日有一部手机导航,所以说,要真是穿越回古代,恐怕你连皇宫门都找不到,更不要说跟皇子们谈恋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