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骚客们为什么要在扇子上提画写字呢?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的文人骚客们为何都喜欢在扇子上画画题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国的扇子,最早称“箑”,又有称“翣”,后来称“扇” 。“箑”字从竹,“翣”字从羽,可知扇子原先是由竹,后来是用羽毛制成的 。扇子创始之初,纯为一种招风纳凉的用具,随而被引入古代帝王与贵族的礼仪之中,最后又与书法绘画艺术相结合 。演进成了点缀生活的艺术品 。
从考古资料方面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如古籍中提到过“舜作五明扇” 。但有关图像和实物的发现却较晚 。目前所见较早的扇子形象是东周、战国铜器上刻画的两件长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 。从使用方面看,由奴隶仆从执掌,为主人障风蔽日,象征权威的成分多于实际应用 。
战国晚期到两汉,一种半规型“便面”成为扇子的主流 。其中以江陵马山楚墓出土、朱黑两色漆篾编成的最为精美 。便面一律用细竹篾制成,上至帝王神仙,下及奴仆烤肉,灶户熬盐,无例外地都使用它 。
春秋战国后,扇子广泛流传于民间,普遍在夏季使用来扇风取凉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有“以扇逐暑”之句 。从汉代起,扇子已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技术不断提高,质量日臻精美 。
扇子除了用于外,也常用来遮面,故名便面 。如汉代宣帝时,京兆尹张敞有管理市井之才,然无威仪,尝走马于街上,“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汉书·张敞传》),这里所说的“便面”即扇子 。“便面”就是用扇子遮住脸部,又如三国时,魏之韩宣为丞相军谋,一次步入宫门内,与临淄侯相遇,时新雨,道路泥潦,“宣碍不得去,以扇自障”(《魏略》),因此各得其便 。从上述诸事可知,早在汉代社会上已有用扇子障面的习惯 。
汉代的丝织手工业发达,故制扇原料多用绢、纨、素、绫、缯等为面料,而色尚素自,不着笔墨彩绘 。扇形尚圆,故时人称之为团扇或“合欢扇” 。合欢扇的特点是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 。圆扇的出现打破了门扇式扇面的老样式 。
西汉宫廷女诗人班婕妤失宠于汉成帝,她托词于纨扇,写下了动人的《怨歌行》:“新制养纨索,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人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灯炎热 。弃捐箧笥中,思情中道绝 。”据说,自此以后扇面题诗开始被人效仿,逐渐又发展成扇面作画,后又发展为诗画同题在一个扇面 。
魏晋南北朝时期,“麈尾”“麈尾扇”“羽扇”及“比翼扇”相继出现 。“羽扇”前期本由鸟类半翅制成,后来用八羽、十羽并列,且加了长木柄 。“麈”是领队的大鹿,魏晋以来尚清谈,手执麈尾有“领袖群伦”含意 。“麈尾扇”传由梁简文帝萧纲创始,近于麈尾的简化,固定式样似在纨扇上加鹿尾毛两小撮 。“比翼扇”又出于麈尾扇,上端改成鸟羽,为帝子天神、仙真玉女升天下凡翅膀的象征 。
羽扇和麈尾扇的质地不同,使用方法也有区别 。用羽扇多称摇,用麈尾扇多称挥,因而执麈尾扇与操羽宙的姿势也不一样 。这一点大概对魏晋清谈家的风度有一定影响,所以羽扇始终未能占领清谈的阵地,故后人也称清谈为“麈谈” 。
自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尾扇是文士清谈时所执之物,在社会上层人物中很受重视,被誉为“君子运之,探玄理微 。因通无远,废兴可师”,“拂静尘暑,引饰妙词” 。因而高官名流常常持不释手,有些附庸风雅的武将也喜欢摆弄麈尾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