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为什么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占卜|为什么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文章图片

占卜|为什么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文章图片


《易经》里有很多吉、凶占卜的用词 , 如:
师卦的卦辞和爻辞:



这些吉凶的用词 , 就是占卜的用语 。 于是 , 很多人就通过《易经》占卜来预测命运吉凶 。
然而 ,

《荀子大略》里却说:“善为《易》者不占 , 其心同也 。 ”
《论语》里孔子也说:“不占而已矣 。 ”
古先圣贤 , 那些对《易经》了解很透彻的人 , 都会很忠实的告诫人们:“知易者不占 , 善易者不卜” 。
那么《易经》真的可以用来占卜算命吗?为什么《易经》卜卦有时灵 , 有时不灵呢?《易经》
卜卦到底是有什么用呢?
今天 ,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曾仕强教授对于“善意者不卜”的理解 ,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易经》的占卜功能?
1、《易经》为什么会成为一本占卜的书?

《易传·系辞传》里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 仰则观象于天 , 俯则观法于地 ,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 近取诸身 , 远取诸物 , 于是始作八卦 , 以通神明之德 , 以类万物之情 。 ”
伏羲氏创作八卦是通过观察宇宙、自然变化运行规律 , 用一套八卦的符号教导人们来认识自然、认识宇宙和指导人们生活实践 。
古人常通过天文观测、以及计算行星、恒星等天体运行的轨迹 , 然后通过详细、准确地计算总结天象变化规律 , 掌握这个规律 , 就能清晰地推算出哪一天下雨 , 哪一天月食等现象 , 人们可以按照《易》的道理来指导生活和生产 。
可以说 , 《易经》一开始并不是一本占卜之书 。
那么 , 《易经》又是怎样沦为一本占卜之书呢?
翻开历史来看 , 我们就能发现答案 。
在夏、商、周时代 , 民智未开 , 《易经》被用来占卜 ,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 但是 , 当时的占卜是有条件的:
第一 , 只能占国家的大事 。
占卜国家要不要战争 , 今年会不会风调雨顺 , 会不会国泰民安 , 会有什么变故 。 但不能占自己的私利 , 比如能不能赚钱 , 什么时候发财 。
第二 , 没办法决定的时候可以卜 。
古代的时候 , 当大臣们深思熟虑 , 想尽一切办法 , 最好还是不能下决定的时候 , 可以占卜 。 如果有明确的意向和决定的方向 , 是不可以占卜的 。
第三 , 占卜完以后不一定要听 。
如果占卜完了 , 就完全百分百地听信占卜的结果 , 那就是命定论 。

《史记·太公望吕尚者》里记载:“纣杀王子比干 , 囚箕子 。 武王将伐纣 , 卜 , 龟兆不吉 , 风雨暴至 。 群公尽惧 , 唯太公之强劝武王 , 武王于是遂行 。 十一年正月甲子 , 誓于牧野 , 伐商纣 。 纣师败绩 。 纣反走 , 登鹿台 , 遂追斩纣 。 ”
周武王想要伐纣 , 犹豫不决 , 就去占卜 , 结果卜了一个不好的卦 。 接着风雨又突然到来 , 群臣都很恐惧 。 只有时任军师的姜太公 , 极力劝阻武王进军 。 姜太公说:“整个情势对西周是有利的 , 不能因为占卜的结果而丧失良好的机会 。 ”
周武王遂出兵 , 一举歼灭了商朝 , 建立了周朝 。
占卜是用蓍草 , 是用龟壳 , 人不靠自己的脑筋去想 , 是不能完全相信这些占卜的 。 距离现在已有三千年之久的姜太公 , 当时就明白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