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名将驸马张永德:因为一块木牌给赵匡胤背锅

张永德(928-1000),字抱一,五代并州阳曲人 。家世饶财,娶郭威的第四女为妻,早年随郭威起兵,屡建战功 。郭威称帝,封女儿为寿安公主,张永德封驸马都尉 。周世宗时,征北汉、南唐,擢殿前都点检 。高平之战中,与赵匡胤打败北汉军,又从周世宗攻契丹 。回军途中,周世宗发现一个韦编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上有“点检做天子”五字,下诏免去张的点检一职,转委赵匡胤为殿前禁军统师 。宋初,甚受宋太祖礼遇,加侍中 。卒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 。
【后周名将驸马张永德:因为一块木牌给赵匡胤背锅】 生于后唐天成三年 (928年),卒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 。其家族饶财豪富,世代行武 。其父张颖,曾为后晋石敬瑭麾下武将,官至安州防御使,与当时的石氏侍卫使,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过从甚密 。所以,在张永德年轻时便被郭威知晓和赏识 。郭威赏识张永德并不是因其武功,而是因其德行 。因为永德年幼时生母病逝,后来父亲续弦再娶,永德奉侍继母如生母,以贤孝而闻名于故里,深得乡民赞许 。待永德年方弱冠即20岁时,郭威便将自己的女儿下嫁于他 。也就是同一年,郭威被后汉隐帝提任为枢密使后,上表举荐自己的女婿张永德,作了供奉官押班 。时隐帝惧郭威权势,又惮郭威之婿作自己身边的供奉官班头,遂设计让张永德给昭义节度使常思送 “生辰物”,密诏常思见到永德后将其杀掉 。哪知常思虽与郭威同殿为臣有忌,却知郭威势大,不愿为隐帝火中取栗,仅将张永德囚禁起来,以待变化 。不久,郭威兵变杀掉隐帝,操控朝廷大权,常思则将张永德放回,取悦于郭威 。
广顺元年(950年)郭威称帝建后周,永德作为其婿,擢升左卫将军,加附马都尉,领和州刺使 。第二年又升永德为殿前都虞侯、领思州团练使 。未几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 。两年之内再三提升,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显德元年 (954年),51岁的后周太祖郭威驾崩,其养子(郭威妻侄)柴荣临位,为周世宗 。张永德作为其妹夫,自为心腹 。时北汉刘崇闻郭威死去,大喜过望,决心乘后周国丧新帝方登基,国势不稳之隙,借契丹骑兵万余(有说十万不确)自带精兵三万,浩浩荡荡杀奔北汉、后周边界,将昭义节度使李筠困在驻所潞州城,率兵南下,志在讨伐周都汴梁,一鼓荡灭后周 。
北汉、后周之战初起,北汉先有小胜,兵克兵要重地梁侯驿 。后周世宗柴荣闻北汉南下入侵,遂力排众议亲率大军抵御北汉,至泽州(今山西晋城),而北汉刘崇亦率军达高平之南,一场大战在即 。汉、周高平之战是五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当是之时,张永德为周军殿前都指挥史,率皇帝禁卫军,而柴荣亲临军之前沿督战 。北汉刘崇见周军先锋部队人少,大喜:“今日不惟克周,亦可使契丹心服 。”(见《资治通鉴·卷291·后周纪二》)
他以为“时不可失,试观我战 。”遂亲率汉军发起强大攻势 。两军混战,后周右翼大将樊爱能、何徽见汉军势大,便引兵退遁,一部则临阵投降汉军,眼见世宗柴荣陷入困境 。这时张永德与赵匡胤,两支禁军劲旅拼命护驾,兵分两翼 。身为后周宿卫大将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对张永德说:“贼气骄,力战可破也,公麾下多能左射者,请引兵剩高出为左翼,我引兵为右翼以击之 。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见《资治通鉴·291卷》)
永德依命而行,各将两千精锐冲向汉军 。时身为后周皇帝的柴荣,也亲上战场率兵鏖战 。周兵见皇帝与大将身先士卒,遂一挽颓势,拼死当敌,以一当十,士气复振 。汉军在周军的困兽反下,先锋骁将元徽战死阵前 。须知元徽乃北汉军能征善战之将,他之战死,使汉军攻势锐减,继而溃退 。一场汉军获胜的大战,发生戏剧性变化 。北汉主刘崇见状,亲自举起红旗,企图稳住阵脚,挽回退势 。然兵败如山倒,哪能控住如潮退却,眼见功败垂成,亦无可奈何 。时后周军乘胜狂追,连夜进击,穷追过高平 。汉军一败再败,“横尸满山谷,委弃御物及辎重、器械、杂畜不可胜纪 。”刘崇就这样功亏一篑,只好带百余骑逃遁,直返晋阳 。而周军乘胜不舍紧追其后,并乘战隙严整军纪,将临战即溃的右军首领樊爱能、何徽囚禁起来 。在如何处理大将临阵退逃的问题上,张永德见主子柴荣犹豫不决,遂侍于侧,伺机进言,至夜不去,待柴荣询问 。世宗柴荣见永德追随不离,便征询其意 。永德乃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 。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柴荣闻永德之言,乃治国治军之道,“掷枕于地,大呼称善 。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悉斩之 。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故息之政矣 。”(见《资治通鉴·卷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