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百济裔名将黑齿常之:被酷吏逼死的绝世军神

他英姿飒爽,勇冠三军,他先是大唐的敌人,后为大唐的将军,他战功赫赫,是初唐史上翻云覆雨的人物,由于武则天的猜忌和酷吏的逼供,他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结局惨烈,令人扼腕叹息 。黑齿常之,这位生于百济的大唐名将,他的一生都是波澜壮阔的铁血传奇 。
黑齿常之并非唐朝人,他出生于唐朝的属国——百济国 。黑齿氏,出自百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百济建立于公元一世纪,灭亡于公元七世纪 。当时朝鲜半岛上百济、新罗、高句丽三足鼎立,百济国王为扶余义慈 。黑齿氏属于高丽族,黑齿常之“长七尺余,骁勇有谋略”,在百济国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相当于唐朝的刺使官职 。
将唐尺换算成今天的长度,黑齿常之身高2.1米还有余,与之同时代的娄师德身长八尺,就是2.4米的身高,足以印证当时“体健貌丰”的用人标准,身高马大,外形威猛,在战斗中首先就占足了气势,加上训练有素的良驹,难怪大唐雄师能够无敌于天下 。当朝重臣裴行俭精通相术,喜欢提拔相貌厚重、下巴丰满的将领,因为这样的男人在战阵中轻易死不了,黑齿常之就属于命相厚重之人,《朝野佥载》上的一则逸闻也印证了这种说法 。黑齿常之统率河源军的时候,城防森严,却突然冒出三只恶狼,围着官舍转圈圈,颇有生啖撕咬饱餐一顿之意,军士举弓射死恶狼,黑齿常之却感到此事是个不祥之兆,下令将狼尸远远地丢到城外去 。他给皇帝递上了讨伐党项酋长的奏章,得以另谋他职,朝廷委派李谨行去接替黑齿常之,这个倒霉蛋刚刚上任十多天,就一命乌呼 。也是黑齿常之命不该绝,命硬之人煞气重,连索命无常也要退避三分 。
《大荒东经》中有云,“帝俊生黑齿,姜姓”,黑齿人是姜太公的同族 。《山海经》中的黑齿国所在的日本直到明朝时期,还流行将牙齿染成黑色,以此炫耀自己的贵族身份,至于黑齿常之是否有这种习惯,则不得而知 。
时朝鲜半岛上并存的三个独立国家,北部为高丽,南部偏东为新罗,南部偏西则为百济,其中新罗一直与唐朝保持朝贡关系,而高丽和百济则与唐朝为敌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太宗曾亲征高丽,但未能得胜(参见唐太宗攻高丽之战)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唐与高丽、百济之间几年内相安无事,百济还曾遣使入朝 。永微六年(655年),高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夺其33城,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派兵攻打高丽 。至此,唐与高丽、百济之间烽烟再起 。
公元七世纪的百济与日本、高句丽结成了统一战线,而新罗的背后则有大唐的支持 。永徽年间,新罗连连向大唐告急,乞求发兵援助,在百济、高句丽、靺鞨的联合进攻下,新罗连失三十三城,为了天可汗的荣耀和责任,显庆五年,大唐出兵了,在新罗军队的配合之下,攻城略地,很快就灭亡了百济,黑齿常之作为扶余氏的一枝,开始时未作多少抵抗,就投降了唐军 。
唐军主帅苏定方囚禁了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把他们当作活宝献俘于大唐的东都洛阳 。胜利之后的唐军军纪不严,肆意劫掠,不少当地壮丁因为反抗而死于非命 。作为百济王族的黑齿常之决定反叛大唐,伙同十余名酋长,啸聚任存山(今韩国全州西),修筑栅栏,准备与唐军长期周旋 。短短十多天就聚集了三万多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苏定方带兵攻打,黑齿常之组织敢死队,死守山岗 。唐军不敌乌合之众,竟然让对手乘胜追击,光复本国二百余城,苏定方身经百战,竟然占不到半点便宜 。
当时苏定方平定百济之后押送俘虏回国,朝廷另派出王文度为首任都督(即程知节出征西突厥时那位“假传圣旨”贻误战机的副将),不想王文度到任后不久即病逝,百济复叛,并勾结倭国大举反攻唐军 。大战在即,唐军却群龙无首,情况一时岌岌可危 。高宗虽因政治原因一直对贞观旧臣防范排斥,却并非不识贤愚,当机立断飞诏令刘仁轨代王文度统驭唐军,扫平叛逆与倭寇 。圣旨一下,刘仁轨大喜过望,当场跳起来失态地大叫:“这是上天把荣华富贵赐给我这个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