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民族:粟特人的历史简介

【古老民族:粟特人的历史简介】粟特人原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古中东伊朗语的古老民族 , 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 , 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 , 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 。
粟特(Sugda , Soγd)作为丝路贸易集散地和中转站的疏勒 , 必然格外地吸引粟特人到此经商并定居 。直到11世纪 , 喀什噶尔城郊还有大批的操粟特语的村落 , 这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中 , 就有明确记载 , 说这些土著居民操"坎杰克语";突厥称西域康居国为"坎杰克" , 而康居正是粟特人的故乡 。粟特人建立过许多绿洲城邦 , 但从没有建立过统一的国家 , 因此长期受周边的强大外族势力的控制 。由于粟特地区处于中亚西部丝绸之路的干线上 , 粟特人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 , 他们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频繁往来于中亚与中国之间 , 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 。
史载康国栗特"善商贾 , 好利 , 丈夫年二十去旁国 , 利所在无不至" 。不辞劳苦 , 沿丝绸之路东西往返 , 由之形成了许多栗特聚落 。例如丝路北道的碎叶城应即栗特人所筑 , 安国 , 此人似即出身安国的突厥化栗特人 。
粟特人以善经商闻名 , 多豪商大贾 , 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 , 早就创立了源自阿拉美字母系统的拼音文字 , 一般称之为粟特文 , 一作牵利文 , 于阗塞语中称为suli人 , 即牵利人(粟特人) , 其复数形式则为suliya , 贝利教授指出 , 在于阗诸佛教文献中 , suliya一词意为商人 , 这恰恰说明粟特人是以经商闻名于世的 。史载康国粟特"善商贾 , 好利 , 丈夫年二十去旁国 , 利所在无不至" 。不辞劳苦 , 沿丝绸之路东西往返 , 由之形成了许多粟特聚落 。例如丝路北道的碎叶城应即粟特人所筑 。
粟特人的主要商业活动内容是从中原购买丝绸 , 而从西域运进体积小 , 价值高的珍宝 , 如瑟瑟、美玉、玛瑙、珍珠等 , 因此 , 粟特胡以善于鉴别宝物著称 。《南部新书》记长安"西市胡入贵蚌珠而贱蛇珠 。蛇珠者 , 蛇之所出也 , 唯胡人辨之" 。六畜也是粟特商人出售的主要商品 , 突蹶汗国境内的粟特人主要承担着这种以畜易绢的互市活动 。新疆境内作为唐之臣民的粟特人也常做一些较短途的牲畜生意 。
奴隶也是粟特人贩运的主要商品 , 官府一般保护这种交易的正常进行 , 粟特人还以非法手段抢掠或拐带中原妇女 。唐振武军使张光晟就查获了一起回鹘境内粟特人拐卖汉女的案件;"建中元年(780年)回纥突董梅录领众 , 并杂胡等自京师返国 , 舆载金帛 , 相属于道 , 光晟讶其装藁颇多潜令驿卒以长锥刺之 , 则皆辇归所诱致京师妇人也 。"粟特商人几乎都是高利贷者 , 除贷钱外还贷放绢帛 , 吐鲁番阿斯塔那61号墓出土文书中有一件《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 , 内容是汉人李绍谨借练于粟特胡曹禄山 , 拖欠未还 , 引起的一起经济诉案 。此案李绍谨于弓月城一次借练275匹之多 , 可见粟特人资财之众 , 并以之牟利 。又《册府元龟》卷999 , 记长庆二年"京师内冠子弟"多"举蕃客本钱" , 即借了粟特人的钱 , 偿还不起 。由此可知 , 粟特人的商业活动包括丝绸、珠宝、珍玩、牲畜、奴隶、举息等 , 几乎覆盖了一切重要市场领域 , 确已控制了丝路贸易的命脉 。乃至"京师衣冠子弟"也不得不拜在他们的脚下 。粟特人商业成功的奥秘 , 除了归功于精通业务 , 善于筹算 , 不畏艰险 , 谙熟各种语言以外 , 还具有许多经商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