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规矩多考生甚至都不敢大便!

考试无疑是学生生涯最头疼的事情,但是还有比这更让人头疼的,如果在考试的时候,你突然肚子疼怎么办呢?举个手告诉老师就行了,可是在古代却不能这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怎么应对这种场面的 。
要说古代考试,不得不说科举制,自隋文帝杨坚开始设置,相比之前的门阀制度,科举制更能有效的选拔人才,彻底打破了任官的血缘关系和氏族关系,虽然后来也出现了限制思想,束缚发挥的局面,但是其本身,确实历史意思重大 。
网络配图
当时的科举制,在各朝各代形式不一,均有调整 。但类型大多一致,主要可以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成为举人、贡士、进士 。许多子弟立志当官,就要经过层层选拔,选拔条件苛刻,期间辛酸艰苦难以描述 。自古就有很多屡试不中的故事,像《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年到中旬才考中举人,欣喜若狂 。
我们先不谈考出名次这个过程有多么艰难,单单看看考试本身对考试体力的消耗,你就知道科举制下的应考者有多么不容易了 。
网络配图
我们现在孩子遇到中考高考等重要考试,都会提前去看考场,为了考试时候更熟悉环境,防止出现什么意外 。古代考试其实也一样会“踩点”,但是他们踩点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踩点之后就不能再出来,吃喝拉撒等都不可以,除非放弃考试资格 。每个都独立的隔间,考生就限制在了隔间内 。
根据史料记载,在清朝的时候,是三天考一场,而明朝是考试两天之间会休息一天 。但是不管怎样,考不完都是不准离开考场的 。
例如乡试的时候,考生可以提前一天半就进入考场,但是必须身着单衣单裤,防止夹带作弊,另外还会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都是书写工具还有灯具,当然,这些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
网络配图
古装剧里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考生在一些隔间里考试 。这些隔间长约四尺,宽约三尺,叫做“号舍” 。南宋时有个江南贡院,位在南京,它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 。其中有号舍两万余间,也就是意味着可以同时容纳两万余名考生 。加上监管人员和杂务人员,其规模宏大,监考严格 。但是这么多学生,总会有意外发生,上厕所也就是一个问题 。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新陈代谢 。科举考试当然允许这些 。像考生如果需要小解,在每个号舍里有相应的便桶,可以在隔间内解决 。考生如果需要大解,需要报告监考官,再由专人看管该考生试卷,由监考官派人陪同考生上厕所 。但是之后,会在考生试卷上盖上一个黑印,当时学生都把它叫做屎戳子 。如果该了黑印的试卷拿到评卷人手里,自然不会多看,因为他们都会觉得晦气 。像乡试会试如此,如果上了厕所,可能就与功名无缘了 。但是如果在殿试时,面见皇帝,别说肚子痛,就算打嗝放屁都会引起皇帝不悦,影响殿试结果不说,可能皇颜一怒,一生再与做官无缘 。
【古代科举考试规矩多考生甚至都不敢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