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焘,字瞿禅,1900年出生于温州 。自师范毕业后,夏承焘开始了长达60年的教学生涯,曾在我区任桥、瞿溪、梧田等地小学任教 。他与潘鉴宗有着深厚的情谊,在瞿溪执教时常到潘家做客,是著名文学家琦君的恩师 。夏承焘痴迷词学,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词学宗师” 。
经历
14岁时,夏承焘考进永嘉省立师范(温州师范学校) 。当时,尽管学校课目甚多,但热爱文学的他,仍在课余时间潜心于古籍经典的研读 。在那一段日子里,他把学校图书馆的古典文学书全部读遍 。其中,他对诗词尤感兴趣,已能按谱填词,这就是他立志学词之始 。
师范毕业后,夏承焘无钱念大学,开始在任桥、瞿溪、梧田等地小学任教 。在幽静的乡村里,夏承焘作了不少诗,“昨夜东风今夜雨,催人愁思到花残”,是他少年时的得意之作 。这期间,温州先后建立了慎社和瓯社两个文学团体 。夏承焘积极参加,与同道切磋诗词,论辨阴阳,奠定了一生研治词学的基础 。1921年,他赴陕西教育厅工作,后在西安中华圣公会中学任图文教员 。1925年6月离开西安返温 。
1927年至1930年期间,夏承焘在温州九中任教 。他的词学事业正是从这里起步 。1927年下半年,夏承焘一到九中就在藏书楼发现了丰富的图书,令他喜出望外,一头扎进了书籍的海洋 。那时的他,白天教书,晚上和节假日就埋头苦读,博览群书,其用功之勤,非常之人所及 。在他的日记中常常有这样的记载:“兀兀终日,双目为瞀 。”“竟日伏案,用心过劳,口舌为干 。”据尚存的1928年下半年至1929年底的日记统计,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阅读、扎录的古今中外各类书籍达368种之多,创作诗文100多篇 。
夏承焘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后来却走上了大学的讲坛,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学者 。他的学问全靠自学,但他谦虚地说自己很笨 。他认为“笨”这个字很有意义,头上顶着竹册,就是教人要用功,用功是人的根本,所以“笨”字从“竹”从“本” 。1930年下半年,夏承焘离开温州,到杭州之江大学任教,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高等学校教学生涯 。在杭期间,他结识了龙榆生、朱疆村、马一浮、金松岑、唐玉虬等学者 。在与这些良师益友相互问学析疑解惑中,夏承焘在词学研究和创作实践方面均获得显著提高 。他陆续在《浙江大学学报》《中国文学会集刊》《词学季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 。
琦君恩师
从教60多年来,夏承焘教过无数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琦君便是其中一位 。夏承焘是琦君的终生老师 。1919年,琦君咿呀学语时,夏承焘刚从温州师范学校毕业,在瞿溪执教 。彼时,他时常做客潘宅大院 。夏承焘与潘鉴宗有着深厚情谊,是潘鉴宗一生心仪的学者与词人 。少年的琦君受父亲熏陶,对夏承焘有着无限敬仰之情 。后来,琦君遵从父亲之命,到杭州之江大学读书,拜夏承焘为师,研习古典诗词 。
夏承焘在《希真生日嘱为诗》里写道:“我年十九客瞿溪,正是希真学语时 。浮世几回华屋感,好山满眼谢家诗 。”从中可见,夏承焘对少年琦君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潜在效应,对琦君学问的培养影响深刻 。琦君接过了夏承焘古典文学这根棒,并把它嫁接到现代文学上,开出了一朵绮丽的花朵 。夏承焘成为琦君终身难忘的恩师,更是琦君怀乡思亲散文中常忆念的亲人,如《留予他年说梦痕》《吾师》和《鹧鸪天———怀念夏承焘师》等,写夏承焘对自己作词、作文、作人方面的教诲,令她一生体味,受用无穷 。正如琦君所说:“师恩似海无由报,哭奠天涯路渺茫 。杖履追随成一梦,封书难寄泪千行 。”夏承焘的为学、教书、做人,三十年的点滴师恩,是琦君无法忘怀的 。
- 鱼头参政鲁宗道:从一个孤儿到大宋王朝的一代贤相
- 蟹膏是螃蟹的什么部位 新手怎么吃螃蟹
- 目前最好的理财方式(目前最好的理财方式有哪
- 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奇才:孙膑如何带领齐国崛起
- 揭秘:史上姑嫂及母女共侍一夫的和亲皇后是谁?
- 三国史上曹魏的智囊团:盘点曹操的102位谋士
- 史上真实的古代歌姬:不仅是高端更是赚钱行业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狐狸精是谁?他的下场有多惨
- 宋光宗赵惇:史上唯一被老婆逼成神经病的倒霉皇帝
- 指哪打哪的三国十大神箭手:黄忠力压吕布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