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国与古蜀国有着怎样的恩怨?两国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地理名称
苴国路
现今在广元市辖利州区仍然保留着一条对苴国的记忆,它就是位于利州区东坝片区,全长约2.4公里的苴国路 。或许是后人对于历史的怀念吧?不过,由于‘苴’字用的少,加之年代久远,苴国(Chá Guó)的本音已被后人读作苴(jū)国路了 。
2009年,这条路建成了广元的桂花大道 。五百余株桂花映道,两千多年历史悠长 。
苴国广场
位于苴国路附近 。
苴国后人
苴国之地,自秦、汉可考盛产茶叶 。国人在国灭后,不堪秦法的南下逃亡者有以“葭萌”、“苴”(后改为”茶“)为姓氏者,特别是在由古羌族演化出的彝族人中,茶姓更是为多 。如明、清时期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的茶氏,即系该支彝族茶姓人 。
氐族人则往西北迁移,如今的白马藏族实则氐族直属后裔,聚居地点正好符合 。
本是人数最多的蜀族人没有记录,由于元初和清初的两次四川大屠城,四川土著族人已很少 。
蜀苴两国的恩怨
有些历史作品因为年代间隔的原因记载不一定准确,因为有些史料都不一定是当时记录下来的,因此我们总会发现存在矛盾 。有少数史料记载苴(Chá)人是巴人的一支,这不准确,因为我们知道苴国跟蜀国更有渊源,大部分史料都记载苴国是开明氏蜀王杜尚封其弟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由此苴国君主也姓杜,对蜀国称臣,为苴侯 。后来蜀苴关系恶化也未曾称王,所以说苴人是巴人的一支,这不准确 。
蜀国扶持起的苴国
蜀王杜尚(开明九世)可以说是一位在古蜀国历史上蛮有作为的君王,他看到巴国忙于攻打南方小国,于是果断派兵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昔阝、平周二国,控制了四川北部地区,遏制了东部日益强大的巴国向西扩张 。自古以来占据水源就算是占据天时,川甘陕交界一带是水源充沛之地,地缘上北接秦国、东可抵达庸国,南邻巴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商业及军事要地,因此他攻占此地对蜀国来说是英明的 。
公元前611年,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国遂为三国所灭 。此后,秦蜀在南郑展开长期争夺 。对蜀国来说,如何既守住领地,又不枉费军力开支,且避免与愈加强盛的秦国碰面,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东方诸国就因连年的混战才日渐国力衰弱的 。因此杜尚决定封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这样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蜀王打下的土地有汉中(《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音四,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 。”又载:“周显王二十二年,蜀侯使朝秦 。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 。”),封其弟为汉中侯是想把弟的视线引到汉中方向不窥唾自己蜀国王位,也是想鼓舞王弟去守住汉中褒地 。
杜葭萌被封的领地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原住民氐族和羌族,因为挨着强大的巴国和秦国,也有部分巴人、秦人 。因此这么多样的民族结构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正是蜀王杜尚分封其弟代管苴国,而不自己直接兼并的真正原因 。就在苴国建立次年,为方便与藩属国苴国的联系,蜀国从郫邑(即今天的郫都区)迁都成都 。
蜀王兄的账,苴侯弟是明白的,但还是很荣耀 。在当时有自己的一块国土,苴侯还是很高兴赴任的 。而且不负所望,领土有所扩张,到开明十一世时,苴国辖管范围大致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甘肃陇南的康县、陕西汉中的宁强县、略阳县、南郑县等 。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及苴、巴国,褒汉之地尽归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