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廷四谏官之一晚清末代帝师陈宝琛简介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 。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 。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 。
陈宝琛十三岁中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宝琛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 。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 。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陈宝琛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谏,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被誉称为“枢廷四谏官”,甚得清帝宠信 。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陈宝琛出生于福建闽县螺洲,他的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陈家在唐末从河南固始南迁福建,明洪武年间定居螺江,人称“螺洲陈”,下传到这一代已十九世 。陈家在明嘉靖十一年六世祖陈淮第一个成为进士,从此先代常有人由科举而进入仕途 。从陈若霖起,开始显达,陈宝琛更是位居太傅 。陈若霖之后,五代都有人中进士、举人,综计明清两代,陈家中进士二十一名,中举人一百一十名 。
同治七年(1868年),陈宝琛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他的胞弟陈宝瑨和陈宝璐中进士,陈宝琛的三个胞弟陈宝琦、陈宝瑨、陈宝璜等也皆举人出身,时称“六子科甲”,显耀榕垣 。
光绪元年(1875年),陈宝琛被提拔为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四人好论时政,合称“清流四谏” 。
维护主权
光绪四年(1878年),清廷派完颜崇厚出使俄国 。崇厚贪生怕死,擅自签订不平等条约 。陈宝琛失声痛哭,指出国家不能失去主权,坚决主张“诛崇厚,毁俄约” 。他在此后提出的
东三省官员应该满汉兼用等建议无疑都是很有远见的 。光绪五年(1879年),沙俄侵占新疆伊犁九城,陈宝琛力主收复 。
光绪六年(1880年),任武英殿提调官 。慈禧身边的太监与清宫午门护军争殴,慈禧偏袒肇事的太监,下旨严惩守职的护军,陈宝琛上奏力谏,终于使慈禧收回成命,这件“庚辰午门案”一时轰动朝野 。翌年,授翰林院侍讲学士,纂修《穆宗本纪》 。光绪八年(1882年)任江西学政,重修白鹿洞书院 。光绪九年(1883年),因为奉旨校对《穆宗毅皇帝圣训》而议叙,以示奖励,被授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当时,法国侵犯中国属国越南,陈宝琛与清流派领袖张佩纶力荐唐炯、徐廷旭担任军职 。
光绪十年(1884年),陈宝琛上书光绪帝想要招募兵勇并参考西方的练兵方法训练,条陈筹饷、选将、练兵、简器四件大事,主张通过变化练兵的办法达到强兵的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任用人才,通过筹饷的方式让练兵的事变得持久长远 。之后光绪帝提拔陈宝琛会办南洋的事宜 。后来因为他推荐的唐炯、徐廷旭兵败受到牵连,吏部商议将他降五级处分 。
闲居福州
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宝琛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邀赴台 。陈宝琛返回福建后,修葺先祖的赐书楼,并且修建沧趣楼 。自此,他闭门读书、赋诗、写字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陈宝琛任鳌峰书院山长,以大量培养人才,推广教育为目标,曾倡导设立东文学堂、师范学堂、政法学堂、商业学堂 。主持高等学堂的时候,陈宝琛派遣法、政、商、工、农等科的学生前去日本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