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谥号,就是一个人(泛指皇帝)一生的功过,颇有盖棺定论之意,一般皇帝才有谥号,但是偶尔大臣也有,甚至有的老百姓也有,于是大家避免不了疑问了:谥号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怎样的人才配有谥号?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秦始皇认为有臣议君、子议父之嫌,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
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 盖棺定论 。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 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 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 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 。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 。亡国君主称末帝 。另外 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 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 。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赵惠文王(惠文)等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 。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 。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 。首先是各筹及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 。
【古代哪些人死后才能拥有谥号?除了皇帝还有谁】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 。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 。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 。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
- 湖广填四川之前为什么四川人口会这么少
- 希特勒惊人的绘画天赋,一位被元首耽误的画家
- 女人吃深海鱼油的好处 鱼油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 北宋词人曹组,生平及写作特点简介
- 萨镇冰是谁?他有哪些英雄事迹?
- 中国最后的名媛郑念的生平如何不仅拥有绝世美貌,还有比常人坚强的意志
- 清末水师提督陈化成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他
- 秒懂APP推广SEM渠道 sem渠道有哪些常见问题
- 祝愿别人前程坦荡得美好古诗
- 十大自由职业排行榜:自媒体人上榜,同声传译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