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他说得既坦率又有理,尤其他举出了管仲射小白的历史故事,自己不能显得没有气度,就赦免了他,并封他为主簿,这是魏徵第四次换主子,至此魏徵结束了他不得其主的生涯 。
李世民即位为皇帝不久,就提升魏徵为谏议大夫,这真是得其所哉!唐太宗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成就了魏徵的名声;魏徵敢于犯颜直谏,促成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性格 。魏徵的进谏和唐太宗的纳谏同样名垂青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谏议大夫的职责是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听还是不听 。唐太宗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表现了唐太宗对他的才能的认可和对他本人的信任与尊重,后来又把他提升为尚书丞,就更能使他随侍左右,时时处处提醒规劝自己了 。
后来,魏徵年老病重,太宗送医送药 。太宗还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把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 。魏徵去世后,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并亲自为之撰写碑文,刻于石上 。太宗对他思念不已,跟左右的大臣说了如下的名言: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荣耀了!
人们都说“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魏徵当然不是“忠臣” 。然而,他却是名垂千古的“良臣”!因为他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或是苟延残喘而去朝秦暮楚 。他的心中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上安君国,下报黎民 。他是“大忠”,而不是“小忠” 。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这是孟子对武王伐纣的评价,周武王姬发本来是殷商的下属部落,是纣王的臣子,结果臣子姬发灭了殷商,杀了纣王 。按说这是犯上作乱,可是孟子对这件事的评说是“我只听说姬发杀了独夫民贼,不知道姬发弑君的事啊”,这就是说忠国不忠君,忠民不忠人 。察魏徵之忠,可谓圣人之徒矣!
- 岳家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为什么敌军会如何评价
- 道光皇帝为什么不选择优秀的恭亲王奕?做继承人?而是选择资质平平的咸丰呢
- 清朝为什么要封杀袁可立他到底做错了什么样的事情
- 为什么说杨坚是最幸运的开国皇帝?无意篡位却被皇冠砸中成千古明君
- 为什么死螃蟹不可以吃 死螃蟹蒸熟后是什么样子的
- 北宋徽钦二帝为什么主动将妻女献给敌人糟蹋
- 花生油放冰箱会凝固吗 为什么有的花生油不冻
- 刘备战败后为什么要留在白帝城?而不回成都呢
- 露梁海战为什么会说是明朝海军最后的辉煌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 梁师都部队实力如何为什么李世民却拿他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