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卢照邻不能走路,却用诗漫游了天下

当大唐诗人卢照邻睁着麻风病人的眼睛,艰难地爬向颖水,投身激流时,他一定还在一如既往地忧郁,一如既往地幻想,直到死神如期而至,才平静地闭上双眸,好像确定了自己已赢得了不朽的声名 。
(一)身难动,心飞翔
公元674年深秋,长安附近的太白山已经霜染层林,满目飞黄 。
在落木萧萧的山林深处,一个中年男子脸蒙遮羞布,用残缺不全的双手艰难地挖掘着一个墓穴 。这方墓穴他不是为别人挖的,而是为他自己准备的 。
这个为自己掘墓的人,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卢照邻(其他三位是王勃、杨炯、骆宾王) 。
此时的卢照邻大约接近四十岁 。在这很多人都是一边不想活,一边拼命“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世界,为什么还算年轻的诗人却要自掘坟墓呢?
此前,他因诗作《长安古意》中的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被认为嘲讽了武则天侄儿梁王武三思而被捕入狱 。
(以下为一组唐朝服饰)
从皇家大牢出狱后不久,身体虚弱的卢照邻感染风疾,伴随着伤心与失落,隐居到长安太白山深处,开始过起与世隔绝的生活 。
在那里,他拜大医学家,后著有《千金要方》,被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为师,让他为自己治病 。但神医也拿他的病无可奈何 。他就自己动手炼丹治病 。然而,事与愿违,在丹药的毒害下,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 。后来,又得上了可怕的麻风病 。最后在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和因为毁容见不得人的双重打击下,大约四十四岁时投颍水自杀,以彻底解脱 。投水前,他用一首《释疾文·粤若》绝笔诗与亲朋作别,最后四句是:
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
至于最终有没有躺进他自掘的坟墓,由于史无记载,也就不得而知 。
卢照邻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 “幽忧子” 。幽,细微而深,可见他该有多么痛苦与忧伤啊 。
据说他晚年得病等死的过程极其凄惨 。他自己在《五悲文》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病情:“骸骨半死,血气中绝,四支萎堕,五官欹缺 。皮襞积而千皱,衣联褰而百结 。毛落须秃,无叔子之明眉;唇亡齿寒,有张仪之羞舌 。仰而视睛,翳其若瞢;俯而动身,羸而欲折 。神若存而若亡,心不生而不灭 。”
我都不忍翻译 。总之,就是身体与容貌同毁,心与神俱残,连挪动一步的距离,都好像比跨越千山万水还难 。
多年后,明代诗人学者张燮在读到卢照邻的《五悲文》时,仍然胆战心惊地感叹:“古今文士奇穷,未有如卢升之之甚者 。夫其住宦不达,则亦已耳,沉疴永痼,无复聊赖,至自投鱼腹中,古来膏肓无此死法也 。”(《幽忧子集题词》)
就是说: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特别贫苦的文人,可从来也没有人苦痛到像卢照邻这样的 。你说他当不了官,也就算了 。可是得了那么个不治之症,以至生不如死到投河自杀,这是从古至今那些最痛苦的残疾人也不愿意选择的死法啊 。
但让人震撼的是,就是这样一位被残忍的病魔彻底打垮的诗人,却在极度困苦和绝望中为人世间创作了许多生意盎然的诗歌,尤其是那首我们后面还要说到的史诗巨作《长安古意》 。
可以设想一下,在太白山深处自掘着坟墓的卢照邻,是怎样面对秋风秋雨的萧瑟荒凉和病残身躯的深疼剧痛,将自己那不能行走的身体的所有能量都输给了可以飞翔的心灵,并凭借诗歌的翅膀漫游了天下 。
(二)他用诗问候擦肩而过的世界
只活到四十多岁的卢照邻,人生经历并不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