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康熙继续开放,也许中国就不会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了

【如果康熙继续开放,也许中国就不会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了】明朝,中国对待沿海的商贸活动是很支持的,因为这个也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沿袭明朝的政策,康熙曾经一度放开海禁,允许各国经商 。但是,后来取消了,也为后代皇帝的闭关锁国埋下了伏笔 。
明朝的海上贸易始于郑和 。
朱棣时期,为了寻找不见踪影的侄子朱允炆,安排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9],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
郑和的海上贸易,远扬中华国威,很多国家也经常到中国来做海上贸易 。
明朝的海上贸易,一直延续到清初 。
清朝刚建立的时候,最初并不禁海 。但是,满族人一直不自信,担心南明政权还有残余势力,从海上卷土重来,所以,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 。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解放台湾后,国力非常强盛,决定放开海禁,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康熙年间的开海,是全方位的开海,不但东西两洋,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较之明代隆庆年间开始的局部开海范围和作用都要大的多 。
如果康熙继续开放,也许中国就不会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了 。但是,康熙后来开始海禁 。
康熙放开海禁仅30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 。
为什么呢?康熙主要是考虑到海寇活动比较多,另外还担心西方的先进科技传到中国,一旦汉人学会了这些技术,会危险满族人的统治 。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召见大臣,提出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禁海,这就是南洋禁海令 。
南洋禁海虽然并非全面禁海,但对于正在不断发展的中国民间对外贸易力量无疑是严重的打击 。到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在大臣的反复奏请讨论下,担心闽粤地区因洋禁而引发海患,才同意废除南洋禁海令,随即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口通商口岸,“但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此后闭关政策更加严厉,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这种不合理的政策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废弃了明末以来形成的传统主动海防观念,抑止了中国的海洋贸易,抑制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