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不知有否占星术,但他们已会观察天象而定历法 。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闰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 。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 。
在甲骨卜辞中已有日蚀、月蚀和星辰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
网络配图
日蚀和月蚀的蚀字,甲骨文写作、等形 。卜辞中所记日蚀,目前已知的仅二见:
【商朝时期的人如何观天象定历法?又如何记录?】癸丑贞,日夕[(有)]食……田(上甲)?(《京》3965)癸酉贞,日夕又(有)食,佳若?
癸酉贞,日夕又(有)食,非若?(《佚》374)这里的“日有食”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同 。日蚀一般都发生在白天,但也有发生在傍晚的,“日夕有食”,便是其证 。
甲骨卜辞中又常有“日有哉”的记录,如云:
辛巳贞,日又,其告于父丁 。(《后上》29·6)庚辰贞,日又,非祸,佳若(《粹》55)“日又哉”有两种解释,一如郭沫若所推测,以为“哉与食,音同,盖言日蚀之事耶?”①;一如陈梦家所说:“读若识志或痣,乃指日中黑气或黑子”②,后者殆非③ 。
甲骨卜辞中记载月蚀的比较多些,有的还记有月份,如云:
癸未卜,争贞,旬亡祸?三日乙酉,月食,闻,八月 。(《甲》1289+1749)
[癸]未卜,争贞,翌甲申,易日?之(兹)夕月食?甲(雾),不雨?[正面]
网络配图
之夕月食[反面](《丙》56) 。
七日己未,,庚申食 。(《库》1595)
“月食”即“月有蚀”,《甲》1289+1749乃严一萍缀合而成,其中的“闻”字,董作宾说:“此字最初之意义,当为奏报上‘达’之闻 。……月食而方国奏报以‘闻’……(即)史志中……‘史官不见,郡国以闻’之语”①,甚是 。因为这条卜辞意思说,八月癸未这天,史官争卜问,这一旬中有没有灾祸,三日后的乙酉傍晚,发生了月蚀 。这是别人报告的,所以特别注明一个“闻”字 。
《丙编》56是一条正反面相接的卜辞,正面意谓:癸未这天占卜史官争问,第二天甲申,天阴么?这天晚上有月蚀么?其结果甲[申]有雾,没有下雨 。反面的是正面的验辞,说这天晚上果然出现了月蚀 。最后一条中的字,不识,可能指一种自然现象的字 。这条卜辞是说,某月的第七天己未,夜空出现了,第二天庚申就出现了月蚀 。
甲骨卜辞中的星字,作、、,或加声旁作,其为天上星宿之象形字,甚明 。卜辞有云:“冬(终)夕…亦大星”(《簠杂》120) 。这个“大星”直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指的是什么星 。杨树达在《积微居甲文说》中说:“大星者天上星大出也”,又说:“大星者,大夝也”② 。
网络配图
甲骨卜辞云:
辛未,酘,新星 。(《前》7·14·1)这条卜辞是说,辛未这天晚上,天空出现了一颗新星 。杨树达云:“新星者,新夝也”③,义不能尽解 。近来有人说,新星当是天文学上所说的变星,即本来亮度不大的星,平时用肉眼看不见,但是由于它的内部起了激烈变化,亮度突然增大,用肉眼看见了它,就叫它为新星,说似可信① 。此外,卜辞中又常有“星”(《拾》14·6)、“其星”(《厍》598)等记录,似乎都是星辰之星 。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商代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历法 。根据甲骨卜辞的记录可以看出,当时月有大小,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为十二月,因十二个大小月加起来只有354或355天,所以采用闰月来调整一年的天数,使一年中的四季变化能在一定的时间内 。这个闰月,在早期卜辞中是放在应当置闰那年最后的一个月即十二月之后,所以叫“十三月” 。
- 揭秘古代皇帝奇葩选妃最小的竟然只有11岁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女人竟不是武则天
- 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的范畴
- dsr计算器 拼多多dsr计算器
- 最新网络用语 最流行的网络用语
- 世界多少人口 中国用9%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多少人口
- 十大基金经理 获得金牛奖的基金经理名单
- 去头屑的洗发水 去头皮屑控油最好的洗发水
- 国潮是什么 国风国潮是什么
- 茄子怎么煮才好吃 红烧茄子的做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