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刘伯温没有善终,他的两个儿子也全都自尽而亡

父辈关系好 , 不代表子辈关系好 。没办法 , 父辈是两个人的事 , 到了子辈 , 枝叶较多 , 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这个问题上 , 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就是例子 。
刘氏 , 在历史上是大族 , 不仅出了刘邦、刘彻、刘秀、刘备等诸多能君 , 也有不少名垂青史的能臣 , 最让世人佩服的就是刘伯温 。在历史上 , 刘伯温的名气不次于诸葛亮 。他的军事战略 , 他的政治眼光 , 他的文学造诣 , 他的丰功伟绩 , 他的急流勇退 , 都让人刮目相看 , 自叹不如 。
【不止刘伯温没有善终,他的两个儿子也全都自尽而亡】刘伯温“博通经史 , 于书无不窥 , 尤精象纬之学” , 治军打仗、治国理政都是拿手好戏 。没有他的“时务十八策” , 朱元璋成不了大气候;没有他的“天命所在”论 , 朱元璋萌生不了帝王心;没有他的“陈氏灭 , 张氏势孤” , 朱元璋平定不了江南;没有他的“劾无所避” , 朱元璋的骄兵悍将早就无法无天了 。如此大的功勋 , 没能封公封侯 , 只被封为诚意伯 , 应该是刘伯温“固辞不受”的结果 。
功成名就 , 急流勇退 , 是刘伯温的选择 , 也是其性格使然 。刘伯温“颖异” , 是个极其聪明的人 , 怎奈他“性刚嫉恶 , 与物多忤” , 且过于“廉直” , 很难与同僚打成一片 。再者 , 他追随朱元璋多年 , 对这位“志意廓然 , 人莫能测” , 翻脸无情 , 磨刀霍霍的主子还是比较了解的 。见好就收 , 及早抽身 , 离开官场是非地 , 避开皇帝猜忌 , 免得“兔死狗烹 , 鸟尽弓藏” , 是刘伯温的明智之举 。
刘伯温生有两个儿子 , 长子刘琏 , 次子刘璟 。知子莫若父 , 对两个儿子的将来 , 刘伯温是早有打算和考虑的 , 这一点从其遗嘱可窥探一二 。
洪武八年(1375年) , 刘伯温临终时 , 将平生所学《天文书》交给刘琏 , 嘱咐他“亟上之 , 毋令后人习也” , 赶紧呈报皇帝 , 刘家后人不能学 , 不能看 , 免得受到朝廷猜忌 。此外 , 别无多话 。刘琏除了“有文行” , 别无长处 , 且性格过于柔弱 。刘伯温死后 , 刘琏可以长子身份袭爵 , 衣食无忧 , 守成而已 。
对于次子刘璟 , 刘伯温很不放心 。刘璟“弱冠通诸经”“喜谈兵” , 个性刚直 , 这一点很随刘伯温 。关键一点 , 刘璟跟皇家走得很近 。刘伯温归老于乡后 , 朱元璋“每岁召璟……入见便殿 , 燕语如家人” 。朱元璋特别喜欢刘璟 , 刘璟迟早是要在官场上混的 。为此 , 刘伯温嘱咐刘璟 , “夫为政 , 宽猛如循环 。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 , 祈天永命 。刘伯温是个“慷慨有大节”之人 , 凡事“不耐繁剧” , 说话注重骨架 , 不谈细节 。他这话 , 从大略上 , 说的是如何治国、理政;从细微处 , 则说的是如何修身、处事 。
刘伯温死后 , 因为胡惟庸从中作梗 , 刘琏不但没能袭爵 , 反落了不是 , 惹了官司 , 后被朱元璋赦免 。洪武十年(1377年) , 朱元璋“以基(伯温)旧勋” , 授刘琏考功监丞 , 试监察御史 , 后放了外差 , 出任江西参政 。后来 , 刘琏“为惟庸党所胁 , 堕井死” , 以跳井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大概也是性格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