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塔和未名湖的寓意,博雅塔和未名湖爱情故事

博雅塔和未名湖的寓意1

博雅塔和未名湖的寓意,博雅塔和未名湖爱情故事

文章插图
博雅塔,里的“博雅一词是外来语的音译词,在拉丁文中是“适合自由人的意思 。古希腊,自由人是指社会上有着政治追求和发展的精英人士 。因此,它们的寓意就是在未名湖发誓,成为一名有追求和发展的精英人士,并且闻名于世界 。
在北大“遇见”通州燃灯塔2*讯 北大校园作为最美的校园之一,如今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座古老的书院,宁静典雅,从容大度 。星罗棋布的古典建筑群与古老的园林风貌融合协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饱含历史底蕴的校园,不曾随着物换星移而黯淡,反而是处处散发出特有的人文之光,让人产生更多美的感受 。
北大博雅塔 。资料图片/IC photo
在校园不同的方位,不时可以看到校园内最高的建筑,那就是博雅塔 。博雅塔坐落在北大的未名湖畔,巍峨的博雅塔,静谧的未名湖,绘成了北大校园中唯美的风景,湖光塔影成了校园风景中不朽的神话,远远望去,颇有“一支塔影认北大”的味道 。
如今,博雅塔作为北大建筑的神来之笔,已经成为学校最负盛名的地标之一 。一座百年学府,建有一座宝塔,并且演化成了精神象征和代表性地标,这无疑令人称奇 。博雅塔肯定不是飞来之物,那它又是如何落在未名湖畔,又如何成为了北大的地标建筑呢?
1920年燕大设计之初,设计师墨菲就有建造中国式宝塔的想法 。由于当时北京自来水厂尚无力供水到海淀,1924年,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在未名湖畔东南角,打井一口,并筹建水塔,以起到平时蓄水、提升水位实现自流输送的功能,同时又能和现有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1925年燕京大学邀请了墨菲和一位前清内务府的工匠师分别设计了一款水塔的样式 。墨菲的设计是仿照玉泉山塔,另一位设计者设计成楼阁式更“胖”的塔,但最终燕京大学校方完全舍弃了这两款设计,而选择通州燃灯塔为原型 。
通州燃灯塔 。*采访人员 王子诚 摄
那通州燃灯塔是怎样的一座宝塔呢?还得先从通州的历史文化说起 。北京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北首,自古以来就是北京的东大门 。汉高祖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5年,在通州设立路县,以抵御匈奴和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在漕运时代,通州是驰名中外的水陆都会,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说,“京”就是指北京,“卫”是指天津,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天津卫 。所以,农耕文明、运河文明和游牧文明在通州碰撞交汇,使通州历史文化更具独有的魅力 。燃灯塔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主航道北起点附近,通州五河交汇之处,始建于南北朝的北周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之塔 。大运河畔的燃灯塔,见证了通州漕运时期舳舻千里、万舟骈集的盛景,号称三千里运河第一塔,其自身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在封建社会,受限于皇家建置的限高,楼宇是没有高层建筑的,通州燃灯塔高达48米,加之北高南低的高程落差,燃灯塔成了重要的建筑地标 。南来的漕船人员远远就能望见此塔 。古代水路速度慢,且运输条件有限,所以坐船长途跋涉的行人,遥望此塔,喜悦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因为行程即将到达目的地 。清代诗人王维珍从南方坐船沿大运河北上,在船头欣赏秋天水天一色的风景时,远方巍峨秀美的燃灯塔映入眼帘,即兴作绝句诗一首:“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 。”自此,“一支塔影认通州”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
博雅塔仿照通州燃灯塔建制,也是13层,但是不同于燃灯塔的是,博雅塔是中空的,塔内有台阶,可以拾级而上,登顶向东方瞭望,当时可以清晰地看见通州的燃灯塔 。博雅塔高度为37米,而通州燃灯塔高度48米左右,因为北京西高东低,两座塔塔顶的高程基本是一样的,这也算博雅塔对燃灯塔的一种致敬吧 。塔建成之后,按照燕京大学建筑命名的惯例,博雅塔因赞助者博晨光(音译)的叔父James W.Porter而得名,同时汉语“博雅”二字,也许寄托着“气度宽宏,博采众长,雅量高致”的美好寓意 。
而今,博雅塔供水功能已经成为历史 。而塔之影,水之韵,文之风,已经成为北大校园永恒的经典 。纵观博雅塔在北大的落成,看似偶然间复制了通州燃灯塔,而从深层次看来,也可说是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