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降低智商


欢迎来到「简单心理WEEKLY」这里有新闻热点的心理学解读
【养狗降低智商】和心理学最新最有趣的小知识
给你一些观察世界的新鲜视角
科学家又发现了什么
1. 小时候养狗,可降低患精神分裂症风险,但猫不行
12月18日,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在《PLOS ON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小就跟狗一起长大,可以降低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
研究人员调查了1371名18-65岁男女(其中396名精神分裂症,381名双相情感障碍),并分析他们在12岁之前接触宠物猫/狗,是否与之后被诊断为精神障碍存在关联 。
他们惊讶地发现:
在13岁生日前接触宠物狗的人,日后在统计学上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显著降低24%——这意味着它并非偶然;这个数据不能由一些其他可能影响家庭宠物接触的因素解释,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出生地、父母教育水平;但在研究的整个年龄范围内,狗和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则没有显著关联,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严重的精神疾病与早期生活中暴露在环境中的免疫系统的改变有关”,领导这项研究的儿科神经病毒学专家Robert Yolken说,“狗之所以能产生‘保护’作用,大概是因为狗的微生物群中的某种物质传递给了人类,增强了免疫系统抵抗或抑制了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倾向” 。
尽管都是毛茸茸的生物,但猫是否与人类成年后的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相关,还没有定论 。科学家们倾向于认为猫带来的效果是“中性”的 。
它或为精神分裂症的预防提出了一项新措施 。同时,该研究导致我家的2只猫狗戏精上身:
2. “轮班制”让小鼠患上了糖尿病
12月18日,中国南方医科大学团队发表于《PLOS ONE》的一项动物研究表明,“轮班制”作息可能带来更高的2型糖尿病风险 。
研究人员将雌性老鼠小鼠暴露于一个模拟人类轮班工人时间表的明暗循环中,每周前4天安排12小时光照和黑暗循环 。但接下来的3天里,日程前移8小时 。整个实验持续4周,研究人员会在多个时间点测量小鼠各项数据 。他们还安排了一组对照小鼠,接受正常的12小时明暗循环 。
科学家们在这项实验中首次发现,模拟“轮班制”工作的光照改变了雌性小鼠在光照阶段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变了葡萄糖耐量节律 。
这意味着,长期的轮班制工作可能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这项研究结果,与流行病学观察中“长期轮班工作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的结论是一致的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昼夜节律失调,本身就可以导致葡萄糖耐量降低 。
不过,南方医科大学还观察到了一个可能的弥补方法:适当调整膳食时间 。
将小鼠的饲料供应限制在固定的12小时内,可减轻由轮班制引起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
3. 记性时好时坏?可能跟这个基因有关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人的记忆力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的人在傍晚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之前记住的东西 。
12月18日,来自东京农业大学的团队发表在《自然-通讯》的研究发现,记忆的昼夜节律性可能和一种叫BMAL1的基因有关 。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点给成年小鼠看2分钟新奇的幼鼠;一段时间后,再给它们看之前看过的幼鼠,发现成年鼠探究幼鼠的时间下降了,这说明它们对之前看过的幼鼠有记忆 。并且,研究者发现,成年小鼠的“记忆提取“能力存在昼夜节律 。
如果抑制BMAL1基因在小鼠的前脑和海马的表达,小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记忆提取能力都会下降 。科学家们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