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首诗流芳后世的26位诗人

中国古代诗词史上的文人墨客众多,著名的诗词大家也不少 , 尤其是唐宋以来,可谓是人才辈出 , 从李白、杜甫到苏轼、辛弃疾,从李清照、朱淑贞到纳兰性德等 。
当然,在浩瀚的诗词史上,哪个文人不想名传千古,流芳后世?但不可能每个诗人都能成为“李杜”,每个词人都能成为“苏辛”的 。
但这其中也不乏有像崔护、崔颢、崔郊这样的诗词文人的存在 , 可谓是因一首诗或词名垂青史,也有像张若虚这样的诗人,历尽千年才被世人重视 , 一首《春江花月夜》成为诗歌史上“绝唱中的绝唱” 。甚至更有甚者 , 像唐代诗人金昌绪存世诗作仅一首,却绝对是世之佳作 。
今天为大家精选25位因一诗便名垂千古,流芳后世的诗词文人,每人一首经典作品 , 足以让他们也在中国的诗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诗人简介:崔颢(704年-754年),唐朝著名诗人,儒客名家,虽说他当时的诗名很大,但却事迹流传甚少,著有《崔颢集》,现存诗仅四十几首,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这首《黄鹤楼》 , 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
作品赏析:千锤百炼方显才子本色,游历了天下才有黄鹤楼之偶然 。这偶然注定也是必然 。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我们只知崔颢登上了黄鹤楼 , 也写下了《黄鹤楼》 , 君不见“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相传,也不知何年何月何日,“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也登上了黄鹤楼,被黄鹤楼美景引得诗兴大发的李白,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看到了楼上崔颢题写的《黄鹤楼》 , 不看不要紧,一看“诗仙”也惊叹“绝妙、绝妙!”
2、张继《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诗人简介:张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这首《枫桥夜泊》,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是名传千古 , 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有很大的影响 。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羁旅诗 , 也是一首有景有情有声有色的写景诗,更是一首写羁旅之思与家国之忧的写愁诗 。
诗人把情境与意境完美地结合,从“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那种浓郁的意韵到“城、寺、船、钟声”那种空灵的旷远,再从“一静一动”到“一明一暗”,甚至到“一边一上”,把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抒写的淋漓尽致,全诗给人一种“可感可画、可听可赏、可思可虑”的不言而喻的愁的无限感慨,愁的无限幽寂,愁的无限孤独 , 愁的无限清冷 。
诗人写的不只是一种“轻愁”,而是一种“情味”,诗人写的不只是一种“情味”,而是一种“神韵”,这种“神韵”却又回归到那种“轻愁”的无限境界中 。
3、崔护《题都护城庄》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桃花依旧笑春风 。
诗人简介:崔护(772年-846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存其诗六首,皆是佳作 , 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这首《题都城南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 作者也因此诗而赢得了千古不朽之诗名 。
作品赏析:如果人生没有遗憾,就没有了所谓的“物是人非”的遗憾之美,在崔护的世界里,正是这种有着“寻春遇艳”中产生的“人面桃花”之美与“重寻不遇”产生的“不知何处去”的遗憾之美,才交织成了一种无缘错过的美,正是这种遗憾成就了诗人千古流传的无限怅惘之情的遗憾之美 。
4、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代悲白头翁》(节?。?
【唐】刘希夷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
年年岁岁花相似 , 岁岁年年人不同 。
诗人简介: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为其舅宋之问所害,可谓是英年早逝 。原有集,已失传,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这首《代悲白头翁》,是为千古名篇 。
作品赏析:《代悲白头翁》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其构思精妙,用语新奇,格调清丽婉转,情调最是浓郁,曲尽其妙处 , 艺术性较高,具有开拓全新的意境,全诗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大量的使用重叠语句,尤其是一唱三叹 , 使诗读来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 不愧为历来传世的名篇 。
尤其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是为千古绝唱的佳句,其中之意蕴深远,其中之境界高深,很是耐人寻味 。
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只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 , 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诗人简介:张若虚,扬州人,与“诗狂”贺知章等四人并称为“吴中四士”,我们只知道其文词俊秀,曾任过兖州兵曹,仅留下《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作品 。至于他生于何年?死亦何年?没有具体的时间记载 , 我们只知道个大概 , 约生于670年左右?约在730年左右去世?不得而知 。
张若虚现传世作品仅有《代答闺梦还》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 , 享有"一词压两宋 , 孤篇盖全唐"之名 。
作品赏析:《春江花月夜》在唐乃至到元代,几乎无人所重,但《春江花月夜》始终对唐朝繁荣的诗歌局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诗人把“情、景、理、声”完美地交融在了这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的“天地之间、万物之间、时空之间、情感之间”,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世间的“神作”——《春江花月夜》 。
经历了千年的岁月洗礼,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不是被世人推上了诗的神话之上,而是被“情”推上了诗的神话之上,被“情”成就了“千古中的千古,绝唱中的绝唱”……
6、王翰《凉州词》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人简介:王翰生于公元687年,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说到王翰 , 史料也并不多 , 但我们都知道,他生来家资富饶,作为富家公子,少年时就豪健恃才,不仅性格豪放,而且还倜傥不羁 。性格决定命运 , 对于王翰来说,这样的出生让他有了毫无约束的性情,这样的性情,以致于他后来的人生仕途并不顺利 。
据《唐才子传》,王翰大概是在710年进士及第的,进士及第后,王翰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并无担任任何官职,一直居住在本乡太原,每日以饮酒为事,也许还以写诗作乐 。
才华横溢,家境富有的王翰,再加上有宰相张说的关照,他做人从不低调,不仅“枥多名马,家有妓乐”,还常常“发言立意 , 自比王侯” 。被排挤出朝廷之外,先后任汝州长史、仙州别驾、道州司马 。
大概就是在726年,未到道州的任上 , 王翰就卒于途中 , 结束了其充满大志而又未能施展才华抱负的一生,一代诗才就此殒落 。
作品赏析:王翰仅有14首,这首诗最为著名,被誉为“气格俱胜,盛唐绝作”的佳品,把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
7、崔郊《赠婢》
《赠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诗人简介:崔郊名不见经传,唐朝元和间的一个秀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他一生到底写过多少诗,无人知晓,但流传千古,也只有这一首诗,那就是《赠婢》 。
作品赏析:崔郊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困秀才,历史上甚至没有把他当成一个诗人 , 但不可置疑的是,他虽然一生存世的诗作仅有这一首,但就是这一首,便足以让他成为千古,可以说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诗人 。
首先 , 我们先说说这首诗当年缘何成为诗坛佳话的 。据说崔郊姑母有一个婢女,生的是姿容秀丽,是当地出名的美女,与崔郊这个穷酸秀才一来二去就相爱了 , 但崔郊的姑母由于家境的原因 , 至于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就把这个婢女卖给了当地的司空于頔(Di),这于頔是何许人也?
于頔以门荫补千牛,历任司门员外郎、长安令、大理卿、陕虢观察使,还当过唐朝宪宗时期的宰相,此人有政声,凌上威下 , 骄横不法 , 但却善待士人,以市声名,素来喜与诗僧皎然等唱酬,据说韩愈亦曾奉书求其援引 。
崔郊姑母既然将其婢女卖给了于頔 , 可见不是为巴结权贵就是怕其骄横不法 。可对于崔郊一个穷酸秀才来说 , 爱上了一个美女,又能如何?只能是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了,就经常在于府门外徘徊,好不容易赶上一个寒食节,他终于算是与婢女有了“邂逅”,两个有情人,情难禁口难开,百感交集,面对此情此景,崔郊就写下了这首诗,不久这首诗就传到了于頔那里,要知道,虽然丁頔骄横不法,可是个爱诗之人,更是个善待士人 , 就把崔郊召来,不仅将婢女让崔郊领去 , 还赠了万贯钱财 , 成就了这段郎有情婢有意的美好姻缘 , 便传为了诗坛佳话 。
其次,我们要说说这首诗到底妙在何处?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关于绿珠的,一个是关于萧郎的 。
绿珠曾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之一,为石崇殉情坠楼而死,历来为文人墨客所赞颂,君不见作者在唐代十大被杀诗人一文中就有乔知之写过《绿珠篇》 。君不见杜牧在《金谷园》诗中也写道“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其中坠楼人就是指的绿珠 。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是一个风流多才有名的南朝梁的建立者,后人引以为“爱恋的男子”;另一个就是汉代刘向《列仙传》中的一个故事的男主角——萧史,后人用"萧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称"萧郎" 。
崔郊这首词通过借用两个典故中的人物,来喻他与婢女的爱情忠贞、痴情,也许这就是当时崔郊作为穷酸秀才无奈之下,想出用一首诗来说服丁頔的文人“手段”,不管如何,都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真可谓是难能可贵 。君不见“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千古绝唱 。
8、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 , 初日照高林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诗人简介:常建(708年-765年),唐代诗人,存诗57首,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
常建曾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天宝中 , 曾任盱眙尉 。常建由于长期仕途不得意,就过上了来往山水名胜的漫游生活,后来干脆就移家隐居在鄂渚一带 。

靠一首诗流芳后世的26位诗人

文章插图
历史上,把常建定义为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著名诗人,甚至在历代唐诗选本中,都有常建的诗入?。?《唐诗三百首》中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宿王昌龄隐处》二首 。其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成为唐诗中的名句,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
也有这样的说法,说常建在唐朝文坛上,当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李白,如唐丹阳进士殷王番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中就把常建的作品置于卷首,位在李白、王维等人之前,还在诗序中对他大加称赞 。
当然了,这种说法只是当时世人对常建的一种赞誉,如果他能超越“诗仙”、“诗佛”,那还了得 。
【靠一首诗流芳后世的26位诗人】但常建的祖籍是哪里?一直是一个悬案 。他的人生就是一个“谜”,再加上存世作品不多 , 他也就成了一个不被世人所传颂的“冷门诗人” 。
作品赏析:常建现存诗歌作品中,也只有《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不过这首诗流传下来版本却也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版本,其诗中的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亘古不变的经典,因其清韵自然的意境,也是历来被世人最为称赞的千古佳句 。
9、王湾《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诗人简介:王湾 , 生卒年不详,是为唐代著名诗人,玄宗先天年间(约712年)进士及第,曾任荥阳县主簿、洛阳尉 。王湾遗作不多,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
作品赏析:据说王湾这首诗中之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时就被宰相张悦极为欣赏 , 亲书挂于政堂 , 成为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
唐代末期的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
王湾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也许是诗作存世太少的缘故?还是另有原因,总而言之,他也成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冷门诗人” 。
《次北固山下》作为王湾最为著名的一首诗,其中“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可谓是气象高远,妙绝千古的佳句,倍受后世称赞 。
10、张志和《渔歌子》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诗人简介:唐代诗人张志和,可谓是真正的神童,三岁就能读书 , 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尤其是经历了丧母丧妻之痛,进而弃官隐居,浪迹江湖 。
774年,42岁的张志和应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之邀,与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
张志和原本是唐代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之一,尤其是其作品《渔父词》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填词历史和后世词人的风格曲调 , 尤其是吴越一带的地方戏曲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更是对海外汉诗人的影响甚大,直接开启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 。
可就是这每一个著名的诗人、词人,却似乎被淹没,不知是何缘故,世人皆知“青箬笠 ,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但鲜有人知道张志和 。简直是怪哉!怪哉!
作品赏析:这首张志和的词《渔歌子》 , 被称为是正体,词中通过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主人公的出场做好了铺垫 , 词中尤其是“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全词可谓是将意境与山水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 勾勒出一幅境高韵远的图画来,是为佳作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历来为世人赞颂不绝,传诵不绝 。
这首词的难怪可贵之处在于 , 作者通过寄情于景 , 显现出了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淡泊、超逸的襟怀,不愧是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 。
11、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
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人简介:陈陶(约812-885 )唐代诗人,善天文历象,尤工诗 , 多次参加科举屡试不第,归隐,有诗十卷 , 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这首《陇西行四首》其二 。
作品欣赏:这是一首写边塞战争的诗 , 诗人通过写了一个悲壮的激战场面的残酷现状与少妇美梦的生活交替在一起,既把战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抒写的悲壮,又把妻子在梦境中盼归的那种希望写的绝望,其情凄楚,其景凄惨,其意深挚,品之让人痛心,吟之让人泪目 , 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 。
12、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
《己亥岁二首》其一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诗人简介:曹松作为晚唐诗人,可谓是一生与仕途缘分太浅,不满现实的他却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考 , 直到71岁才高中进士,与他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人皆是年逾古稀的老头,故时称"五老榜",倒不失为千古奇谈 。
据描述,他有点像吕洞宾,一辈子总是骑着毛驴 , 穿着破旧青布蓝衫,为生计奔波,脸上总写着忧患和疲惫,是一个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吟诗作赋的穷秀才,终于在熬到71岁时高中进士 , 当了两年官,先后任校书郎、秘书省正字,就与世长辞了 。
曹松遗作有《曹梦征诗集》3卷 , 《全唐诗》录其诗140首 , 他的诗歌之成就还是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其"风格似贾岛,工于炼字,意境深幽" 。但他的“大名”到如今鲜有人知,可他一句诗大家都再熟悉不过,君不见“一将功成万骨枯”?
作品赏析:《己亥岁二首》是曹松的一首组诗 , 这是其一 。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是以干支为题,是一首即纪实诗 。诗人生逢乱世,他在诗中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大众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态度 。
这首诗的精髓就在于诗人以冷峻深邃的目光 , 洞穿了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古代战争记军功,以“杀人多”为标准,所以诗人对此进行了一针见血地讽喻和批判,君不见“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词苦声酸 。
13、金昌绪《春怨》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 莫教枝上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