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只因儒家太优秀

导读: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至秦汉以后 , 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 , 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 , 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 , 将之尽行吸收 , 融会为一 。故在先秦时 , 尽有百家争鸣 , 而秦汉以后 , 表面上似乎各家都已偃旗息鼓 , 唯有儒家独行其道 。按诸实际 , 殊不尽然 。此因中国学术精神 , 乃以社会人群之一人事问题的实际措施为其主要对象 , 此亦为中国学术之一特殊性 。儒家思想之一主要理想 , 及其基本精神即在此 。”
历史学家评说汉朝 , 多以“内用黄老 , 外用儒术”总结 。我觉得这话有道理 。汉初的局面有点小百家的样子 。前文说过的萧何、韩信、张苍、叔孙通、陆贾 , 都注重在笔头上练点功夫 , 于是“文学彬彬稍进” , 文化活动稍得到复兴 。为始皇帝禁锢的《诗》、《书》在民间也时有发现 。“文学”在古代是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 , 范围比现今所称的文学为广 。
刘邦手下 , 萧何刀笔吏出身 , 可算法家 , 叔孙通、陆贾是儒家 , 陈平、曹参自然是道家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 , 而贾生、晁错明申、商 , 公孙弘以儒显 , 百年之间 ,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显然是个人才济济小百家的局面 。而曹参的“荐盖公言黄老” , 成为汉初用黄老思想的第一个倡导者 。
【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只因儒家太优秀】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神龙一流的人物 , 我说这话是百分之一百的敬畏 。老先生们如三青山上的云气似的缥缈不可捉摸 , 身份地位不详 , 籍贯室家不详 , 高矮胖瘦不详 , 隐然民间 , 可闻而不可见 , 却又如月色的反光 , 虽不能自身建业垂名 , 却可以假借高徒之手 , 四两而拨千斤 , 对历史的未来施加巨大的影响 。圯上老人之看中张良 , 盖公之教授曹参 , 比比皆是 。
盖公自然是神龙 , 其人身世隐在历史之后 , 只知道他的学派主修道家 。苏轼为胶西太守时 , 就多方寻觅他的坟墓、子孙后人 , 而不可得 , 慨然怀之 , 做盖公堂 , 撰《盖公堂记》 , 聊表心思 。
史书上说 , 乐臣公学黄帝、老子 , 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 , 不知其所出 。河上丈人教安期生 , 安期生教毛翕公 , 毛翕公教乐瑕公 , 乐瑕公教乐臣公 , 乐臣公教盖公 。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 , 为曹相国师 。乐瑕公、乐臣公皆是名将乐毅后人 。(《史记·乐毅列传》)当时 , 曹参任齐相 , 曾请来很多名儒巨学求教安邦治国之道 , 可是人言人殊 , 各人的主张都不一样 。他听说胶西有位大学者叫盖公 , 就向他请教 。盖公给他点拨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
曹参用此思想治齐取得成功 , 而后继萧何成为惠帝的相国 , 把无为思想带到庙堂 , 因此演绎了“萧规曹随”的美名 。黄老政治推行的结果是 , 人口增长 , 财富增加 , 地方粮仓爆满 , 国家粮仓因存粮太多以致霉变 , 库存的钱因为长期不动用 , 串钱的绳子都被虫蛀断 。史书的文法是“衣食滋殖”、“刑罚罕用”、“天下晏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