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皇帝都做不了的天下第一等事:但他却做成了

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显赫的官宦人家,向上可以追溯到晋代著名的琅琊王氏,算是东晋时期人称“王与马共天下”的宰相王导的后裔 。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状元,官至吏部尚书 。
据说,王阳明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祖母梦见穿着红色衣服的神人踩着云将孩子送到,抱到她的手上 。梦醒后,就听见新生幼儿的啼声了 。乡里人传说着这个梦,把王阳明出生的楼称为“瑞云楼” 。后来,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移居,离开余姚,来到浙江绍兴府城 。
十一岁那年,王阳明随祖父来到北京 。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已表现出一般少年少有的豪迈 。他十二岁时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有眼如天,真是气魄不凡 。十五岁时,他开始习练骑射,经常被父亲责骂为“狂妄” 。大概是因为心有旁骛,王阳明的科举不算是特别顺利的 。尽管天资聪颖,二十一岁就中了举人,但此后两次参加会试都没有成功,直到二十八岁那年,王阳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
网络配图
王阳明曾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老师说:“读书登第 。你的父亲是状元,你好好学你的父亲 。”结果他说:“也许不是,也许是读书做圣贤 。”他父亲王华听了以后,很高兴,也很震撼 。王阳明心里的圣贤是什么样的,我们很难说,但他认为做圣贤就是天下第一等事,这是他的志向 。
王阳明的宦途并不十分顺利 。他在正德年间因为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谪,嘉靖年间则因为受到在朝大臣的排挤而郁郁不得志,最后死的时候还不准其爵位世袭 。不过,仕途不是王阳明的终极追求,他将自己的心灵寄托到了思想领域 。
王阳明不是一个离群索居、冥思苦想的哲学家,他同时是政治家和军事家 。正如他曾经对学生说过,人如果只知道静养,临事便未必能立得住 。
他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宁静存心的状态,在王阳明看来,只是定得住气,而且会滋生喜静厌动的毛病 。相反,王阳明注重在事上磨炼,而正是这种在事上磨炼的精神,最终成就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成熟 。
“致良知”三个字,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 。什么是良知呢?王阳明自己曾说:“知是心之本体 。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良知即是非之心,是认识的根源、是非的标准 。
王阳明用很浅近的比喻告诉人们,当你见到一个小孩子掉入井中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恻隐之心,便是良知 。在早年,王阳明还认为,因为人经常会遇到有私意的障碍,因此须有“致知格物之功”来战胜私意,来使良知不再受到阻碍,可以充塞流行 。正德十六年以后,王阳明便独提“致良知”,认为这三个字不但揭示本体,而且是修行的功夫 。
网络配图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 。后人因此也称王阳明哲学为良知之学 。据说,有人请王阳明讲学,问他:“除良知之外,还有什么可讲的呢?”问话人的意思,是希望他不要只讲良知,不要守着“致良知”不放 。王守仁用了一模一样的话来反驳他,说:“除良知之外,还有什么可讲的呢?”
“致良知”很难理解 。《孟子》里说,良知、良能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性善所体现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原来具有的 。王阳明的重大贡献,就在于把一个一般被认为是道德实践、道德哲学范畴的概念,变成了整个认识论和本体论的核心价值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