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设计师雍正皇帝喜欢用玻璃进行装修设计

以玻璃为面、采用窗户的形式、平嵌在墙上的壁灯 , 应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传统形式 , 颐和园乐寿堂前一带粉墙上的什锦花窗可视作代表范例 。
这一带花窗不仅将明代以来窗式变化多样的风尚尽情发挥 , 采用扇、瓶、桃、壶、八角、方胜等各个不一的形廓 , 而且利用墙垣的厚度 , 镶上双层的玻璃窗面 。窗玻璃上均绘有花鸟图案 , 让游人只能在这些花纹的挡影中隐约望到湖山远色 , 同时 , 粉墙本身则因窗上的纹花而显得玲珑多趣 。最巧妙的是 , 这些中空的双层玻璃窗中可以点燃蜡烛 , 在夜色中 , 显现为一排烛光闪动的花灯 。
如此在墙壁上开设花窗式的壁灯 , 或者将壁灯与采光窗结合为一体 , 是清代开创出来的一种新颖形式 。雍正皇帝是个很喜欢用西洋玻璃进行家具与装修设计的“业余设计师” , 雍正三年(1723年) , 他下令在圆明园后殿一壁裱成纸面的杉木板墙上安设了一架“戳灯” , 正是采用长方形窗的样式 , 在双面都装嵌上玻璃 。不过 , 其时 , 雍正显然考虑的是便于墙两边的不同空间可以分别照明 , 因此 , 在壁灯的中间加设了一道红色挡板 , 这样 , 等于通过这道隔板而在一面墙上设置了两面灯屏 , 在其中一侧的玻璃窗内点上蜡烛 , 就照亮这一侧的房间 , 而挡板的另一侧则不会受到影响 。
不过 , 仅仅隔了两天 , 雍正又下令在圆明园后殿仙楼下“做双圆玻璃窗一件” , 并且具体给出细节:“双圆玻璃做径二尺二寸 , 边做硬木的 。前面一扇画节节见喜 , 后面一扇安玻璃 , 玻璃后面板墙亦画节节见喜 。”看起来 , 仙楼下的这一处房室比较狭小 , 雍正希望在墙上开扇窗以打破逼仄感 , 不过 , 偏偏这堵墙比较厚 , 而墙后不远处又有一道板墙挡住视线 。
本来是很不好处理的空间 , 雍正却颇有才华地想到利用西洋透明玻璃 , 在墙上安装一个双面的圆窗 , 朝向室内的窗玻璃上彩画“节节见喜”图案 , 另一侧玻璃则素面无绘 , 不过 , 在窗后板墙上与圆窗位置相当的地方 , 也画上一模一样的“节节见喜”图案 , 于是 , 人在仙楼内 , 会在窗上看到前扇玻璃与后面板墙上两重的纹样依约叠影 , 获得一种视觉上的趣味感 , 甚至对于此一方空间的进深产生错觉的感受 。
文献中并未提到这一双圆玻璃窗也用于照明 , 不过 , 显然它与颐和园乐寿堂粉墙什锦花窗的形制完全一致 , 要将之发展为“壁灯” , 只需在其中安放烛台即可 。何况 , 雍正就在同年同月发明了圆明园后殿壁灯 , 因此 , 可以得出结论说 , 利用欧洲玻璃制成的、设置在墙上、双面照明的“壁灯” , 至晚是在雍正时期见诸于世 。
在清末的《老残游记》中还提到一种模仿“洋灯”原理制成的壁灯 , 读来也很是富有韵味 。小说写道 , 在一间风格别致的琴室里 , 不见任何灯具 , 唯有“北墙上嵌了两个滴圆夜明珠 , 有巴斗大小 , 光色发红 , 不甚光亮” , 原来所谓的“夜明珠”是用大蚌螺壳磨成薄透光滑的半扇圆壳 , 装嵌在墙壁上 , 在一边用铜栓扣住 , “便向那夜明珠的旁边有个小铜鼻子一拔 , 那珠子便像一扇门似的张开来了 。原来是个珠壳 , 里面是很深的油池 , 当中用棉花线卷的个灯芯 , 外面用千层纸做的个灯筒 , 上面有个小烟囱 , 从壁子上出去 , 上头有许多的黑烟 , 同洋灯的道理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