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背后的隐秘:开战前中国人曾认为稳操胜券( 二 )


中国文明的发展轨道被西方势力东来打断了 。中国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后突然领悟到自身发展的紧迫性 , 于是中国在18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时选择了一条只顾自身的孤立主义路径 , 对于中国本土之外的藩国 , 听之任之 , 已经没有力量 , 也没有意愿指导、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
当然 , 放弃藩国还有一个非常实在的地缘政治考量 。在传统体制下 , 中原王朝之所以花费那么大的精力构建一个宗藩体制 , 不惜血本维护这个宗藩体制 , 是因为这些藩国对于中原王朝来说 , 有着拱卫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意思 。然而到了近代 , 因为鸦片贸易而发生的战争 , 英国只用几千人就可以在东南数省横冲直闯 , 如入无人之境 。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联军不过万人竟然从南方直达京师 。凡此 , 都在告诉中国的统治者 , 原先的宗藩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意义不大 , 藩国体制已经没有办法御敌于国门之外 , 所谓“国防外线”的藩国到了这时已经没有意义 。这就是十九世纪晚期中国宗藩解体的本质 , 是地缘政治的必要调整 。
对于琉球王国 , 以及南部边陲诸藩国 , 清政府在那个时代确实有点漫不经心 , 并不认为是中国的巨大损失 , 如此我们方才能理解中国为什么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 , 为什么不愿意为越南前途与法国彻底翻脸 。
朝鲜却不一样 。朝鲜半岛扼住了北京的咽喉 , 在那时的中国统治者看来 , 丢掉了朝鲜 , 就意味着中国大门洞开 , 意味着外敌可以通过朝鲜半岛长驱直入 。因此 , 当日本对朝鲜心怀不轨时 , 中国不得不出手 。唇亡齿寒 , 清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含糊 。这就是甲午战争之所以发生的根源 。
李鸿章在与伊藤博文的善后谈判中作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让步 , 同意将来假如朝鲜发生类似壬午兵变、甲申政变这样的动荡时 , 中国向朝鲜出兵 , 一定会照知日本 , 日本也有权向朝鲜用兵 。这就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
【甲午战争背后的隐秘:开战前中国人曾认为稳操胜券】就地缘政治而言 , 朝鲜毫无疑问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 , 任何对朝鲜的觊觎、蚕食 , 都意味着对中国利益的侵害 。从这个意义上说 , 中国因朝鲜问题与日本开打 , 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
问题在于 , 朝鲜问题伴随着西方势力东来而日趋严重 , 这既与朝鲜自身发展道路有关 , 又与中日两国的选择密切关联 。
中国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内敛型的 , 为了自身的发展 , 心无旁骛 , 集中精力 , 集中资源 , 用三十年时间取得了巨大成就 。
与中国的发展道路很不一样 , 日本明治维新起步晚于中国的洋务运动好几年 , 但日本选择了一种发散型的发展道路 。明治维新思想家提出的路径是转身向西 , 脱亚入欧 , 发誓要用不太长的时间在远东建立一个西方式的现代国家 。欲达此目的 , 正像明治维新思想家所设计的那样 , 日本必须走出海岛 , 必须踏上大陆 , 必须与世界上诸强国直接竞争 。
中国内敛型的发展道路有其历史依据、合理性 , 中国逐步放弃一些藩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日本发散型的发展道路咄咄逼人 , 吞并琉球 , 进攻台湾 , 觊觎朝鲜 。凡此 , 都是日本“大陆政策”一个又一个环节 。假如超越中日两国极端对立的立场 , 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并非让人感到突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