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下香烟怎么看出厂日期 和天下细支香烟如何看生产日期

魏涛(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 。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他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了厘清上述问题,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千年王安石”专题,邀请多位宋史学者从政治、文学、哲学等层面多维度展示王荆公的面貌,以飨读者 。

和天下香烟怎么看出厂日期 和天下细支香烟如何看生产日期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位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无疑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是变法的积极推动者,一个是极力反对者,针锋相对,寸土不让 。在北宋中期那个大变革时代,变法与反变法这两派对立的情势,到神宗时日益尖锐化 。两方剑拔弩张,各不相让,终至由暗斗而演为明争 。当时王安石曾云:“切以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所异故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
后人之同情王安石新法者辄说司马光之反对乃闹意气,而其实不尽然,他对很多社会问题的理解不同于介甫,而最重要的是他所服膺的政术的基本观念——“道”和介甫根本不同的缘故 。(参见程仰之《王安石与司马光》,顾颉刚主编《文史杂志》,第二卷第一期,民国三十一年一月十五日(1942年1月),收入《文史杂志》第2卷合订本)
关于司马光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借题发挥”而形成理论建构的评价的说法影响颇大 。而这一评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胡三省对司马光史论之评价有关 。胡氏曾言:
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 。萧、曹画一之辩不足以胜变法者之口,分司西京,不豫国论,传以书局为事 。其忠愤慨不能自己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李德裕、牛僧儒争维州事之类也 。(《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
胡三省该段带有强烈主观色彩之论一出,后人信为“确论”,大肆发挥,致使对司马光的评价日渐被政治化,由此成为批判司马光的充分根据,胡氏所提之“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李德裕、牛僧儒争维州事”要么从时间上可判定无关,要么根据司马光自己言论可推断当与王安石变法无关 。(参见杨渭生《试论司马光的学术思想》,收入《宋史研究论集》第一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7-48页)胡三省将司马光的学术与王安石变法牵强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对后世有关王安石、司马光学术思想的评价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消极影响 。反观熙丰变法和元佑更化的历史实际,不难发现,王安石与司马光之所以在政治上形成“冰炭不可同器”之对立,固然有时代和个人性格等偶然因素的牵绊,但从根本上看,当与两人在哲学思想上的诸多分歧恐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 。加之作为理学集大成者、也是作为后世官方哲学的奠定者朱熹,对王安石“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的否定而对其政治操守与道德文章肯定的双重评价,被元代史臣断章取义而化约为对王安石的全盘否定之影响,形成了在梁启超《王安石传》诞生以前,数百年间对王安石进行总体否定的主流看法 。到底如何形成对王安石的客观评价,乃成为时至今日,在宋史学界、宋代哲学史研究界依然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 。以下从两大方面,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