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让太宗李世民又爱又恨的古今第一诤臣魏征

古今第一诤臣魏征:在中国历史上,有资格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皇帝肯定不多,就算能找出几个,大半也都有争议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共识最多、争议最少的,那恐怕就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了 。
但是,即便李世民能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也并不表明他就是完美无瑕的 。无论李世民如何天赋异禀、才智过人,他身上也难免会有一些人性的弱点 。换句话说,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杰出政治家,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弱点,而是在于他有一个办法对治自己身上的弱点 。
这个办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字——纳谏 。纳谏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因为人都是爱面子的,没有谁喜欢被人批评 。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愿意整天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更不要说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了,通常更听不进任何不和谐音 。然而,李世民偏偏就愿意听 。不但愿意听,而且还对此求之若渴、甘之如饴!
这并不是说李世民天生就是一个受虐狂,而是因为他深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鉴于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李世民一直具有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 。他认为,倘若当皇帝的都像隋炀帝那样“好自矜夸,护短拒谏”,那么结果就是“人臣钳口”,最终必然“恶积祸盈,灭亡斯及” 。所以早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就一再对大臣们强调:“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
在李世民的极力倡导和鼓励下,贞观群臣谏诤成风,人人勇于进言 。而其中对李世民影响最大、对贞观善政贡献最多、在历史上享有“第一诤臣”之美誉的人,无疑就是魏征 。魏征曾经有过一个奇怪的言论 。他说他不想当忠臣 。不想当忠臣,难道还想当奸臣?不 。魏征说,他想当一个“良臣”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当魏征在朝堂上公然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世民大为诧异:“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吗?”魏征说:“所谓‘良臣’,应该像稷、契、皋陶那样,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所谓‘忠臣’,只能像龙逄、比干那样,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区别大了!”
李世民恍然大悟,“深纳其言”,当即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魏征的这番言论乍一听很有颠覆性,其实只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当臣子的固然要对君主尽忠,但这种忠却不应该是“愚忠”,而是“巧忠” 。也就是说,进谏并不是以一味蛮干、面折廷争为美,而是要讲究力度、角度、限度,以君王乐于接受为前提,以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切实可行为美 。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说:“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魏征的进谏有时候就颇能体现出这种中道的智慧 。比如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曾经用一种颇为自得的口吻对大臣们说:“人们都说天子至尊无上,所以无所忌惮,可朕就不是这样子 。朕总是上畏皇天之监临,下畏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人望 。”
李世民所说的固然是实情,可像他这样自己说自己的好,未免就有点“矜夸”的味道,而且潜意识里也是希望博得群臣的赞美 。这个时候,魏征发话了 。他说:“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 。”魏征这话听上去像是在赞美,实际上却是在针砭 。因为它强调的是“慎终如始”这四个字 。这就等于是说——陛下能这样子当然好,但是最好能够保持下去 。假如不能持之以恒,现在高兴未免太早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当然不会听不出这层弦外之音 。这样的进谏可谓寓贬于褒,既挠到了皇帝的痒处,又点到了皇帝的痛处,实在是含蓄而巧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