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男子服饰民国男子着装中西并存化特色

中国进入近代之后,一场西服东渐之风给中国服饰带来了极大地冲击 。
在这风潮的影响下,一些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中国人开风气先,他们效仿洋人,穿西服、西裤用手帕围巾等成为中国广大民众模仿和追逐的对象 。中国服饰呈现出新老交替、中西并存、中西交汇的局面,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与蜕变 。
近代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 。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 。
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 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
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 。在1960和1970年代,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 。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比如国庆大阅兵等等 。
民国男子的服饰品
【民国男子服饰民国男子着装中西并存化特色】(一) 帽子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 。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 。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 。
1. 礼帽
清朝末年,礼帽传入中国 。民国初年常见于礼仪场合,因此称礼帽 。中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礼帽,先将羊毛擀压成毡坯,再盔烫成帽胎,整理、装饰成帽 。
礼帽如果按风格来分,有大礼帽和小礼帽两种 。大礼帽的帽冠较高,一般高度在14~19厘米之间最为普遍;而小礼帽款型则相对较小 。
除了按照风格样式来分,还可以按照礼帽的材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皮礼帽、呢子礼帽、兔绒礼帽、条绒礼帽等 。
礼帽也可分冬夏两种款式,冬天用黑色毛呢,夏天用白色丝葛 。它的形状大多是圆顶,下面有宽阔的帽檐 。穿着中式、西式服装都可以戴礼帽,这是当时男子最庄重的服饰 。至于其它便帽,样式也比较丰富,一般都以各人的身份、地位及职业而定,没有统一的制度 。
呢礼帽 皮礼帽
2,瓜皮帽
瓜皮帽,也称“小帽子”,六块瓦帽,属于便帽的一种,是清朝最为普遍、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帽子 。从小孩到老年,人人都可以戴它 。它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却是人们日常所必需之物,甚至一天到晚的被人们戴在头上 。因其造型呈多瓣状,和西瓜皮有点相似,在民间则被谑称为“西瓜皮帽”,这大概就是“瓜皮帽”名称的来源 。这种便帽上锐下宽,以六瓣合缝,缀檐如筒,有的底边镶一约一至三厘米宽的小檐,有的无檐,只用一片织锦缎(又称片金)包个窄边,前端钉一个玉或翠的饰物,帽顶钉一个大红襻疙疸 。俗称“帽头儿” 。“瓜皮帽”相传是沿袭明太祖所制六合帽,创自明太祖洪武年间,取其六合一统、天下归一之吉祥寓意,世人皆戴之 。瓜皮帽的质料春冬用{缎,夏秋则多用实地纱,颜色以黑色见多,夹里用红,富者用红片金或石青锦缎缘其边 。讲究点的人,也有在颜色和纹饰上与身上的袍褂配套穿的到清朝初年,在款式上虽然仍以六瓣合缝为之,男性戴的瓜皮小帽分平顶帽和尖顶帽 。平顶有12瓣、8瓣两种,尖顶只有6瓣,12瓣是年过花甲的老年人戴的 。8瓣是中年人戴的,尖顶6瓣的都是小青年戴的 。,质地分为硬胎和软胎,平顶大都做成硬胎,内用硬纸板为衬并絮以棉花 。尖顶大都为软胎,取其便利,不戴时可折之藏入衣袋之中,日之“军机六折” 。帽子又有“结子”,俗称“算盘结”,都用红色或黑色丝绒线编成,有丧则用黑色或白色 。结子的大小也随时而变,一度崇尚樱桃般的小结,转而又流行大结 。清末有以珊瑚、水晶、料珠等代替结子的,其结子小如豆粒.又重蓝色,戴时喜将帽子偏倾于前而半覆于额前 。至宣统时,帽檐有重叠多至七八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