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防御使朱温为什么要杀朝中宦官

朱温起家-参加起义
朱温(852—912),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 。早年参加唐末黄巢起义军,降唐后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建后梁称帝,改名朱晃,庙号太祖 。朱温于唐大中六年(852)十月二十一日生于砀山午沟里 。“家世为儒,祖信,父诚,皆以教授为业” 。长兄全昱,二兄存,朱温排行三 。幼年丧父,家贫,其母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 。朱温长大后与朱存均“勇有力,而温尤凶悍” 。“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 。
唐乾符四年(877),朱温与二兄朱存一起参加黄巢起义,转战岭南 。朱存战死,朱温则因功补为队长 。
网络配图
广明元年十二月(881 年1月),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政权 。朱温所部屯驻于东渭桥(今长安东北),招降了唐夏州节度使诸葛爽 。中和元年(881)二月,朱温被任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受命攻占邓州(今属河南),俘刺史赵戒,阻扼了由荆襄地区北攻的唐军,稳定了新建的“大齐”政权东南面的局势 。六月,朱温返回长安时,黄巢亲自到灞上劳军 。七月,又把朱温调到长安西面的兴平(今属陕西),抗击从邠(今彬县)、岐(今凤翔南)、鄜(今富县)、夏(今靖边北)等州调集的唐军,大获胜利;又在东渭桥一带大败唐将拓跋思恭、李孝昌等军 。中和二年(882),朱温被任为同州防御使,受命攻占同州(今大荔),成为扼守大齐政权东部的大将 。
叛齐降唐
与同州一河之隔的东岸,便是曾一度归降黄巢起义军后又复叛的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驻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 。王重荣屯兵数万与朱温对垒 。朱温兵寡屡败,多次向黄巢求援均受阻于知左军事孟楷而未能送达黄巢,加上这时黄巢内部不稳军势受挫 。投靠朱温的落第进士谢瞳乘机劝他降唐,说:“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而归楚也 。”是年九月,朱温杀监军使严实,与大将胡真等以同州全境降于王重荣 。唐僖宗获悉后大喜过望,立即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 。
中和三年三月,唐朝廷任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要等到唐军收复京城后赴任 。于是朱温加紧与各路唐军围攻长安 。四月,黄巢退出长安,由蓝田关(今蓝田境)东出,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投降,于是进围陈州(今淮阳) 。七月,朱温进入汴州 。从此,汴州(宣武军)成为他的大本营 。随后他受命为东北面都招讨使援救唐陈州刺史赵犨,猛攻围困陈州的黄巢军,大小四十战,击败黄邺、尚让等部,解了陈州之围 。接着他与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所率精锐骑兵合势,先击黄巢军于郾城(今属河南),再击之于中牟(今中牟东)北面的王满渡,黄巢军大将霍存、葛从周、张归厚、张归霸等降于朱温 。由于追袭黄巢有功,光启元年(885)九月,朱温被加官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封沛郡侯,食邑千户 。半年后,进封为沛郡王,后又改封吴兴郡王,食邑三千户 。
网络配图
灭唐建梁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 。次年初,与朱温关系密切的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杀刘季述,昭宗复位,改年号为天复,进封朱温为东平王 。此后,崔胤想借朱温之手杀宦官,而韩全诲等宦官则以凤翔(今属陕西)李茂贞、邠宁(今彬县、宁县)王行瑜等为外援 。这年十月,崔胤矫诏令朱温带兵赴京师,朱温乘机率兵7万由河中攻取同州、华州(今华县),兵临长安近郊 。韩全诲等劫持昭宗到凤翔投靠李茂贞 。朱温追到凤翔城下,要求迎还昭宗 。韩全诲矫诏令朱温返镇 。天复二年,朱温在一度返回河中之后再次围攻凤翔,多次击败李茂贞 。前来救助李茂贞的鄜坊节度使李周彝也被拦截而归降朱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