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谥号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
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 。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谥号 。
【谥号】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謚的做法已比较普遍 。
基本介绍中文名:谥号
外文名:posthumous title
流行地:东亚古代王朝
发源时间:西周
解释:正史评价
举例:文忠、襄武 体仁、致孝、庄烈
无谥号皇帝:秦始皇
评定时间:去世之后
依据书籍:《谥法解》
历史含义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 。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複杂 。形成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謚 。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广泛认同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 。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繫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帝的称呼多数用乾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前面一个字据考证是一种祭祀方法(参考《历史的荒原》),后面的一个字则表示在哪一天进行祭祀 。例如盘庚是指在庚日用盘这种祭祀方法祭祀祖先,祭祀也是对先祖执政历史的一种总结 。盘是指敲打磐磬的祭祀方式 。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周昭王、周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謚,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幺能力的,质帝、沖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謚,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謚为思宗 。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 。亡国君主称末帝 。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 。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 。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的谥号为孝献皇帝,“献”为平謚,意为“聪明睿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曹魏政权其实是十分认可汉献帝刘协的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 。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一般认为祖有功宗有德 。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太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宗,刘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 。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或者是有保全社稷大功,号称中兴的皇帝 。种类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謚”、“平謚”,没有“恶謚” 。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謚为“厉”,另外还有“私謚”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謚,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