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四大发现”如何成为传承中华文脉的“四大显学” 中国之最100集目录( 五 )


这一协议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也达到了合作考察推动学术发展的目的,此次谈判的主将之一刘半农戏称这是“翻过来的不平等条约” 。
英国作家彼得·霍普柯克在《劫掠丝绸之路》一书中,也将此次考察作为“劫掠”的终结:“随便劫掠的时代结束了 。从此开始,就算有人去挖,也是在替中国挖 。”
“居延汉简的大批出土与整理研究,开拓了汉代历史、考古的研究空间 。”顾恒说 。
1972年至1986年,甘肃省文物部门对居延地区汉代遗迹再次进行调查发掘,出土汉简两万余枚,这是第二批居延汉简,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 。朱建军介绍,此次展览中大部分居延汉简,来自这一批 。
“四大显学”
在顾恒看来,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西北科学考查团发现居延汉简,王圆箓发现敦煌经卷,以及明清内阁大库档案的发现,都有一定的偶然性 。“然而,从‘四大发现’到‘四大显学’却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我国近现代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
在罗振玉和王国维之后,无数学者继续投入到“四大发现”的研究中,他们通过研读这些文献,进一步诠释和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 。
本次展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 。熊远明说,这是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研究院等不同领域,打破馆际资源壁垒,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圆满联动 。
“我们2021年就开始关注这个主题,到今年2月15日正式开展,这是国家典籍博物馆成立以来策展周期最长的展览之一 。”顾恒介绍,备展过程中曾遇到一些难题,通过与各领域专家学者充分交流,都一一解决了 。
他以甲骨举例,甲骨对光照比较敏感,上面的文字也比较小 。“为了保护甲骨,同时让观众看清甲骨刻辞和钻凿的形态,我们一方面通过使用无紫外光灯具,根据每片甲骨的实际情况,对灯光照射角度和范围进行调节 。同时添加按比例放大的甲骨图和拓片图,向观众呈现每片甲骨的清晰面貌 。”
如今,国家对古文献的倾力保护与研究,与二十世纪初相比,已是天翻地覆的不同 。
顾恒介绍,国家图书馆对馆藏甲骨进行了传拓、释文、分类整理,并不断将其刻辞内容、钻凿形态、缀合校勘等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多的学术成果 。“例如,甲骨6269、甲骨14289、甲骨19653这3片甲骨缀合后,是关于商都发生瘟疫的内容,说明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对疫情已有一定的认识 。”
以简牍为主要展品的甘肃简牍博物馆预计今年上半年开馆 。朱建军介绍,展品除简牍外,还有一些与简牍相伴出土的文物,“它们展现了秦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民族关系、军事塞防等 。”
【古文献“四大发现”如何成为传承中华文脉的“四大显学” 中国之最100集目录】“敦煌遗书每年都会有大量专题性研究成果 。”赵晓星说,“我们院最近的成果之一是《敦煌草书写本识粹》的出版 。草书文献是最难读的,因为字非常潦草 。这套书是全彩印刷,实现了图文对照浏览,每一件文献后面还附有相关研究情况,非常方便研究者 。”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正主持研发全球敦煌文献资源的共享平台——敦煌遗书数据库 。内容包括敦煌文献的基本信息、数字图像、全文录文和相关研究文献目录四个部分,还实现了汉、藏文文献的全文检索和图文对照浏览 。“汉、藏文全文检索是其他同类数据库还无法做到的 。”赵晓星说 。
据了解,敦煌遗书数据库还将继续收录流散于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积极推动其数字化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