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爵:为国为民,百战不殆,我愿称之为“大明王朝最强首辅” 蒙古王五大历史之最是哪五个

(丰臣秀吉)
万历二十年 , 公元1592年 。
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 , 是一个壬辰年 。
这一年 , 日本关白(相当于中国的宰相)丰臣秀吉领军十万 , 发兵朝鲜 , 很快攻陷了朝鲜都城 , 朝鲜国王李昖脚底抹油 , 顺着三八线一直往南跑 , 一直跑到了今天的鸭绿江附近 。
我们知道 , 朝鲜是明朝的附属国 , 一直对大明俯首称臣 。
平时没事要派人过来请安 , 逢年过节要过来送礼 , 乃至王权更替之时 , 新国王都要派使者前来 , 得到大明皇帝的权威认证 , 才能算作合法继承人 。
从某种角度来说 , 大明是亚洲大地上的老大哥 , 而朝鲜则是依附老大哥的靠谱小弟 。
现在小弟有难 , 总要找大哥帮忙 , 毕竟保护费不是白交的 , 现在我出事儿了 , 我不找你我找谁?
此时 , 紫禁城内 , 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 万历皇帝朱翊钧拿着朝鲜国王李昖送来的千里急报 ,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面对李昖希望大明皇帝发兵帮助自己的请求 , 万历皇帝的内心却十分犹豫不决 。
在倭寇(代指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两个月前 , 蛰伏在大明北部边境的蒙古族首领哱拜也举兵数万 , 大肆侵略 , 情况同样是刻不容缓 。
(哱拜之乱)
辽东要打仗 , 北疆也有军情 , 此时的皇帝 , 正在因为该将主要的军事力量放在哪一块战场而矛盾不已 。
而在这里 , 我们本篇文章的主人公 , 时任大明内阁首辅的王锡爵 , 站了出来 。
王锡爵 , 字元驭 , 南直隶苏州府人 , 嘉靖四十一年榜眼(全国第二)出身 。
在皇帝犹豫不决的当口儿 , 王锡爵坚定不移地告诉皇帝 , 蒙古叛乱时有发生 , 但此时的蒙古人早就不是当年叱咤欧亚大陆的无双铁骑 , 时至今日 , 他们只不过是一群缺衣少食 , 每天在风沙苦寒之地啃沙子的蛮夷之辈 , 而他们之所以屡屡动乱 , 原因不外乎一点 , 那就是这帮人穷的慌 , 所以必须得到大明边境来抢点东西 。
这些话难免有奚落之意 , 但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
沙子里长的出花朵 , 但沙子里长不出吃穿用度 , 所以蒙古人表面上要侵略中原 , 实际上只不过是通过这种抢掠的行为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 。
相比之下 , 倭寇的野心可就十分庞大了 。
(倭寇)
他们从嘉靖时期就开始从东南沿海登陆 , 妄图侵略大明版图 , 到现在借道朝鲜 , 其中心思更是昭然若揭——他们的目的绝不是小小的朝鲜王朝 , 而是要立足朝鲜 , 把朝鲜变成自己的根据地 , 借此再度侵略中原 。
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 朝鲜是大明的门户 , 更有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 , 倘若朝鲜国破 , 那么大明辽东就等于是门户洞开 , 到时倭寇以此为据点 , 长驱直入 , 那可就是一场滔天巨祸 。
于是 , 在王锡爵的筹谋安排之下 , 举世闻名的“万历朝鲜战争”开始了 。
事实证明 , 王锡爵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
蒙古哱拜之乱在不久之后就被平定 , 但倭寇之乱却前前后后持续了七年才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