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接受的政治学理论告诉我们,国破后必然是家亡,是为国破家亡 。但这个理论并不总是成立,对一些人而言,对一些家而语,国破之后并不一定就是家亡 。比如蜀汉的最高统治者刘禅和他的家族,在蜀汉国破之后就活得很是滋润嘛!安置蜀汉皇族的安乐公国,熬*了曹魏,熬*了西晋,直到王羲之写出《兰亭序》的前六年,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才亡国 。
【蜀汉后主刘禅亡国之后才对此人相见恨晚】蜀国亡了,可刘禅安乐如常,并不影响其喝花酒看大戏 。该吃吃该喝喝,操那份闲心干什么!刘禅不需操心,但有人要为他费心 。作为亡国之君,刘禅需搬到洛阳去住 。司马昭不会让他舒舒服服的呆在成都,毕竟刘禅在蜀地为君四十二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影响力还在 。倘若有人以他的名义举兵,还是可以忽悠一干人等的 。
网络配图
尽管是亡国之君,还是要有排场的 。要有人伺候,有人陪着一起去洛阳,为他安排一切,教他如何交际,如何接人,如何待物,如何说话?否则,堂堂前任一国之君,闹出笑话怎么办!
当时的蜀汉,正值倾覆扰攘之际,朝中的重臣辅弼,姜维已经战*,张翼、廖化、董厥等也都*于乱兵之中,为国尽忠 。而谯周、黄皓这些刘禅平素信赖的宠臣宦*,危急关头是不会露头的 。谁陪刘禅去洛阳,一时之间竟成了个大问题 。普通领导出门,还要有下属陪同前呼后应,何况是蜀汉后主 。
网络配图
这时,秘书令郄正出场了 。他告别妻子家人,收拾行囊,孤身一人陪刘禅去洛阳 。“乐不思蜀”的典故大家都知道,里面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刘禅,另一个就是郄正 。司马昭问刘禅有没有记得住蜀国的乡愁,想不想念成都老家?刘禅回答,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洛阳外头,先人在岷蜀里头,天天做梦都梦见成都 。“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刘禅的这句经典答案,正是拜郄正所教 。
“乐不思蜀”中的应对,只是陪刘禅到洛阳后,郄正出彩的忠贞护主表现之一 。正是在郄正等人的引导帮助下,刘禅在洛阳谈吐应对颇为恰当,一举一动都合乎身份,既有亡国之君的低调谦逊,又有昔日帝王的最后尊严 。刘禅这时才恍然大悟,慨然叹息,原来郄正才是我身边真正的忠臣,朕,哦不,是本公与爱卿相见恨晚啊!郄正的忠心难道只是在洛阳才突然爆发吗,当然不是,只是刘禅以前没看到罢了!
网络配图
当郄正在蜀汉朝堂耿介自守,与黄皓阉宦划清界限,势不两立时,刘禅没看到郄正的忠心 。当郄正劝被黄皓逼得走投无路,惧怕祸事上身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的姜维,前往沓中屯田保存实力避开黄皓锋芒时,刘禅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 。当郄正建议被邓艾奇兵吓得束手无策的刘禅,征召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共商退敌之策时,刘禅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 。当刘禅最终决定投降邓艾,要找人写下降表时,无人肯应,就是那个力主迎降的谯周也避而不见 。毕竟此表一出,万世骂名就背上了 。还是郄正挺身而出,臣来写 。这时,刘禅还是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 。
那时还是蜀汉后主的刘禅,看到的只是黄皓陪他游乐的忠心,看到的只是谯周劝他投降以保全富贵的忠心 。郄正,虽然常在身边晃悠,但还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枚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其实,忠臣就是忠臣,并不一定非得在乱世破国之时才显出忠贞本色 。只是在太平日子,帝王们看不到忠臣的忠诚而已 。忠臣的忠心很可贵,能够发现忠臣忠心的帝王慧眼,更是难得 。如果上天能够借给刘禅这样一双慧眼,蜀汉也不会亡得那么窝囊 。
- 三国历史上因一场家暴案引发的刘禅偷情案
- 揭秘:谁才是蜀汉忠诚境界最高的名将?
- 诸葛亮战略的得与失:蜀汉最终败亡
- 他是堪比赵云的蜀汉大将陈寿却没有为其列传
- 黄权父子2次挽救蜀汉一个得以善终一个马革裹尸
- 南唐后主李煜为何要背着*妻勾引小姨子的
- 第一大冤人: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 南唐后主李煜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为什么说刘禅这个亡国之君当得并不冤
- 盘点:蜀汉阵亡的大牌名将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