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三角异军突起,惠州为什么能? 世界之最惠州( 五 )


“曾总在业内有号召力 , 可以先把有需求的企业动员起来 。”伞金福表示 , 惠州锂电原材料供应商相对较少 , 下一步政府招商将重点补链 , 帮助企业增强韧性穿越行业周期 。
作为当地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的头部企业之一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开辟出另一条道路:一边扩大产能 , 一边布局上游原材料市场 , 确保供应链畅通 。
“通过与上游企业设立合资公司 , 布局镍、钴、锂等矿产资源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亿纬锂能财务经理朱小军说 , 这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战略协同 , 是亿纬锂能三大业务体系之一 , 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
今年以来 , 国内锂价持续下跌近乎“腰斩” , 下跌速度之快超乎预期 。客观上说 , 锂价回调可以大幅缓解中下游产业链的成本压力 , 暴涨暴跌则对企业韧性构成巨大挑战 。
融入都市圈时代
新旧产业链的“发展哲学”
广东大合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合为”)的生产车间里 , 一片繁忙 。
一位工人告诉采访人员 , 最近生产订单比较多 , 全厂都在加班加点 。
20年前 , 大合为的前身是深圳龙华一家钢材行的小模具厂 , 今年45岁的大合为总经理邢国恒 , 当时是这家钢材行的大货车司机 。
“当年几任厂长都没经营好 , 老板觉得我脑子挺灵光 , 就让我接手试试看 , 死马当活马医 。”邢国恒回忆说 , 没想到仅两个月 , 营业额就做到10万元 。
接下来 , 邢国恒跟老板签了承包合同 , 每年缴纳20万元 。2008年 , 他干脆出价230万元 , 接手这个只值50万元的小厂 。
2年后 , 这家模具厂正式更名为大合为 。
从分享“果链”产业红利的模具厂 , 转型到精密机械板类零件加工商 , 2015年大合为增加高精度钣金设备 , 为终端客户提供机架、钣金结构件、大板类的加工及整体组装交货 , 转型进入高端装备精密结构组件市场 , 为比亚迪等知名厂商配套供货 。
3年后 , 随着新能源产业崛起 , 邢国恒移师惠州辟建新厂 , 在产能转移中实现扩容 。他们将多品种、小批量的非标生产升级为多品种、批量化生产 , 营业额几乎每年翻番 。
去年 , 大合为营业收入2.45亿元 , 稳居新能源储能设备精密结构组件行业第一 。
据不完全统计 , 2017年以来 , 像大合为这样来自深圳的项目 , 占惠州引进项目三成左右 。
目前 , 惠州市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 , 全力构建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生命健康的“2+1”现代产业集群 , 推动企业入群、产业成链 , 提升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惠州土地面积占珠三角四分之一 , 相当于广州、深圳、东莞三地之和 , 土地开发强度却是最低的 。
近年来 , 惠州依托土地空间广、产业基础好、综合成本低等比较优势 , 每年将70%以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 用于工业项目及配套建设 ,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 , 加快区域协同发展 , 重塑产业体系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