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海战的结果如何江阴海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血战江阴
血战序幕
日军在上海前线不断投入兵力,尤其在重武器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淞沪前线的战局岌岌可危(事实上,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即占领上海全市) 。自此时起,南京保卫战已经拉开序幕 。按照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将军的建议,自1935年冬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秘密调集4个师的兵力,在上海、南京之间秘密构筑起两道国防工事,作为南京外围的防御线(因为1932年的《淞沪停战条约》规定上海周边不能驻军,所以此事一直是秘密进行的):吴福线北起长江南岸的福山,向南经常熟、苏州、吴江、嘉兴到杭州湾,系防御南京的第一线 。第二线为锡澄线,北起江阴要塞,南至太湖边的无锡 。而位于锡澄线与长江江防中坚位置的江阴要塞,无疑就成为了沪、宁国防工事的陆海军布防支点,长江江防作战中的总枢纽 。
1937年7月19日,日军空袭江阴县,在江阴东南乡学社掷弹一枚,揭开了江阴保卫战的序幕 。
上海开战之后,日军也高度重视江阴要塞的战略地位 。日方认为,集结在江阴要塞的中国海军舰队不仅阻碍南京方面的空中作战,其远程大炮的火力还威胁到沿长江下游行动的日军舰艇,因此无论是因为空中作战还是封锁中国东南海岸的需要,均须将中国舰队歼灭 。
但忌惮于江阴要塞的强大火力和敷设水雷能力(实际并未实施),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中将否决了直接进攻江阴的建议,转而出动第2联合航空队(辖陆基第2航空战队之第12、第13航空队)和海基的第一航空战队“加贺”号航母执行此次任务 。具体的作战安排是先以舰载机进行压制,并以一部分舰载攻击机牵制炮台,再以主力全力进攻“平海”舰与“宁海”舰 。
遗憾的是,直至此时,中国海军还在根据一场水面舰队决战的模式安排迎战准备,对于日军以航空兵为主的交战手段缺乏心理准备 。陈绍宽部长曾明确指示说: “敌人要用舰队从扬子江上驶,必需破坏我封锁线 。要坏我封锁线,又不能不先歼灭我守卫封锁线的海军 。以长江的地势和海军的性能看来,要达到‘它’的战略目的,应该运用‘它’们的海军的 。……”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 。在旗舰“平海”的会议室中,每隔一小时就从无线电中传来前线战报 。几乎所有的军官都聚集在这里,时而忧心忡忡,时而为陆、空军的英勇战绩感奋,同时也预感到,在江阴江面将要爆发的战事绝不会逊色于淞沪战场 。10时,海军司令部命令各舰进入一级战备,舰炮脱去炮衣,随时准备对空射击 。
11时05分,“宁海”舰防空瞭望哨报告:“飞机10架,由上游向江阴飞来!”“宁海”舰立即拉响警报,这是自开战以来江阴的第一次空袭 。各舰闻警而动,水兵们纷纷跑向炮位,转动炮口,瞄准飞机,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开火射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又收到“立即解除警报!万勿射击!”的命令,使已振奋到极点的官兵们大惑不解 。
原来,海军刚刚得到报告,中国空军一个机群,自南京起飞,经江阴上空飞往上海轰炸敌舰 。消息传出,令水兵们啼笑皆非;总算避免一场悲剧 。之后几天,又不断有中国空军飞机经封锁线上空飞往淞沪战场,而几乎每次“宁海”都发出空袭警报 。虚惊几场,人心惶惶 。因飞机速度极快,飞得又高,待发出警报后飞机已飞临上空,而这时才能辨别出是中国飞机 。防空哨为此亦大伤脑筋 。当时,中国海空军各自为战,彼此间并没有有效的通讯联络(注:当时世界上拥有军种间协同作战经验的国家并不在多数) 。
为避免因误会而导致悲剧,海军司令部与航委会会商,提出今后中国飞机再也不从江阴上空经过;因为几乎所有的海军火力都集中在江阴,万一弄出事来不好向国人交待 。经数次会商,此事得以圆满解决:中国空军凡飞往淞沪战场参战的,都绕道向南或向北,不再出现在江阴上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