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朱元璋贡献一生,最终却难以自保

纵观刘基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书生从政的典型 。他之参加元朝的科举考试,显然是以之作为进身之阶,希望进入元朝的官场施展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事业 。这时,他是将元朝作为自己的“国朝”,在他心中,是没有民族轸域的 。因为他出生于元朝统治比较稳定的时期,元初汉族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意识至此已经淡薄 。为当朝服务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当时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选择 。
然而,刘基一经投身元朝官场,却发现这是一个黑暗腐败、压抑人才的地方 。失望之余,他只能家居读书,冷眼向洋,等待机会 。朱元璋和他领导的军事集团的崛起,使他看到了改朝换代的希望 。在被征聘之后,他就决心为这个“明主”贡献自己的一生了 。与朱元璋一样,他对自己跟随朱元璋所从事的反元斗争,并没有过分强调民族斗争的意义 。他之从曾经的元朝官吏转而变成反元的坚定分子,支配自己行动的是“良禽择木而栖”的古训 。而这个古训却与“为一君尽忠到底”的伦理观念相矛盾 。对于刘基的由仕元转而反元,社会上肯定有人提出非议 。在刘基自己,这大概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 。以致后来为他写《敕建诚意伯刘公祠堂记》的礼部尚书姚夔,也不得不就此为他精心杜撰如下的辩护辞:
……独出处之节,或者以尝仕元为疑,則不可不为先生白其心也 。先生负豪杰之才,当元之季,以春秋之学登进士第,累仕累发,其竒輙不合而去,則先生非无意于用世,而世不能用,遂归隠括苍山中,以耕食为乐,盖元氏一遺民耳 。及王师下浙西,搜罗人才,先生坚卧不出,亦岂无所见耶 。既而吴汉角立东南,中原割据如蜂蚁,然天下非元有矣 。先生之心,诚不忍天下之棼棼也 。矧高皇帝握真符而定金陵,先生固预占于十年之前矣 。于是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束帛朝临而夕起,一见之頃,首陈天命有在,髙皇帝敬而信之,自谓吾之子房,谋无不用,用无不效,卒成天下大业,厥功伟哉 。夫元运去矣,为元氏遗民,犹迟迟不肯轻于他就,及不得已必择真主自辅,运筹决策,取天下于群雄之手,非取于元氏也 。先生于此,盖亦审之熟矣 。昔伊尹五就桀不用,退而耕于有莘之野,及遇成汤,翻然起而成佐商之功 。圣贤所以汲汲于斯世者,岂有他哉?诚以畏天命悲人穷不得已而然也 。先生之心,其即伊尹之心欤 。伊尹无愧于桀,先生无愧于元氏 。无愧于元氏,则无愧于出处之节,夫何疑哉?(《诚意伯文集》卷二十《敕建诚意伯刘公祠堂记》)
其实,无论从民族斗争的角度,还是从反暴政斗争的角度,刘基的“叛元”都不应该受到谴责,而应该得到褒扬 。刘基跟定朱元璋以后,即献出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忠诚 。他出奇谋,定筹策,多次协助朱元璋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他参与历法和各种礼乐法规的制定,为新朝的制度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对朱元璋在人事方面的垂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事后也证明他的知人之明 。直到临终还不忘对自己的皇帝尽上最后的忠告 。他的谋国之诚,虑事之密,临机之智,运筹之精准,在明初文臣中几乎无出其右 。然而,他最后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以被谋杀而寿终正寝 。原因何在?
刘基之悲剧结局的成因,既有他自身的失误,更多的是制度所造成,其中包括朱元璋这样的皇帝的思想和性格 。
刘基尽管是江南文人集团的领袖,才华横溢,足智多谋,多年为两个皇朝服务,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但终其一生也没有脱尽书生气质,对官场的黑暗凶险既缺乏透彻的认知,也没有清醒的防范意识 。因而对许多问题的处理就显出书呆子习气 。你看,在朱元璋征召他的时候,一开始他故意拿架子,没有立即响应 。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既然在十年前你就算准了“金陵有王者起”,而今王者已经站在面前,你就应该立即毫不犹豫地趋前礼敬才是,你的矝持,在朱元璋那里留下的肯定不是好印象:“我征召你出来做官,那是看得起你!一个无拳无勇的臭老九,你摆什么架子?”因为出身草莽的朱元璋本来就与知识分子在感情上有一定距离,刘基的作为就不能不在朱元璋心底播下不信任的种子 。这一层,刘基大概至死也没有认识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