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是清代著名的皇帝 , 赵申乔是康熙朝中晚期的重臣 。这两位历史人物 , 一个是“圣祖” , 一个是清官 , 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微妙曲折 , 恩怨交集 , 值得我们考察和思索 。
一、诏起田间 , 予以重用
赵申乔 , 字慎旃 , 号松伍 , 江南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 , 顺治元年六月十八日(1644年7月21日)生 。康熙九年(1670年) , 中进士 。二十年(1681年) , 任商邱县知县 。因清廉强干 , 受到商邱士民的称颂 。二十五年(1686年) , 行取入京 。二十七年(1688年) , 授刑部主事 。不久因母亲去世 , 回籍守制 。服阙后返京 , 补原官 。在刑部 , 申乔秉公办案 , 不畏权势 , 依律力争 , 纠正了一些冤狱 。但遇事强直 , “以古道自居” , [①]引起诸官反感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 迁本部员外郎 , 寻以疾乞假归 。[②]回到家乡后 , 他择白云渡而居 , 意将终老于此 , 置木主 , 自题“白云旧人” , 寄寓“白云常谢” , “人无常存”之意 。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月 , 在直隶巡抚李光地的举荐下 , 康熙帝召申乔来京 。家居7年 , 忽蒙内召 , 申乔心绪难平 , 感慨万千 , 挥笔写诗抒怀:“七载投闲感圣恩 , 每亲药里掩柴门 。充廷岂乏鵷行侣 , 下秩何当凤□存 。散弃自甘怜病骨 , 驰驱无计定惊魂 。小臣进退宁须数 , 微悃谁能吁九阍 。”[③]申乔“赴阙进国门 , 观者如堵 。曰:‘此屈强副郎 , 忽蒙圣眷起自田间 , 不知何方受福耳 。’”[④]
四十年(1701年)正月 , 康熙帝谕:“浙江钱粮甚无头绪……赵申乔人甚敬慎 , 委以钱粮 , 断无苟且 。著补授浙江布政使 。”[⑤]时人因此感叹道:“故事曹郎无出领大藩者 。公超越数资 , 不循常格 。盖是时先帝已心识公贤 , 将大用矣 。”[⑥]申乔陛辞时 , 康熙帝要求他 , 上任后秉公察核 , 不亏帑 , 不累民 , “不负朕委任之意” 。[⑦]申乔立誓作一名好官 , 否则 , “请无以常例治罪 , 竟治重典 。”[⑧]
赴任时 , 申乔没有幕宾 , 随从家人仅13人 。到任后 , 他在大堂悬挂这样的对联:“君不可负只是心难负负心者不容于尧舜 , 天不可欺谁言人易欺欺人者如见其肺肝 。”[⑨]他事必躬亲 , 雷厉风行 ,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当时 , 浙江各府属解省南米按月给发各旗营官兵 , 以作口粮之用 。而官兵赴领时 , 每石每年索要口袋一只 。旗员及各衙门俸米 , 则每石每次索口袋一只 。此项口袋 , 并无额编银两 , 各州县不得不派取于民 。胥役借端多派 , 每米一石索口袋一只 , 不及一石少至数斗者亦索要一只 。每只口袋折收钱四十文 。以康熙三十九年为例 , 全省仓收米96767石 , 派收民间口袋十万有余 , 约费民间口袋银4千两 。申乔访知此弊 , 十分气愤 。他认为:“京仓支放官俸兵粮 , 俱系自备口袋装领 。今浙省南粮盘剥运解 , 苦累已极 。又加以米袋无名之杂费 , 实有难堪 。”[⑩]必须改革 。他明确宣布:“嗣后关支俸米兵粮 , 照依京仓例 , 俱各自备口袋赴仓关领 。其各县南粮口袋悉行革除 。仍严行通饬 , 毋许私征累民 。敢有故违 , 一经告发访闻 , 官即详参 , 役则究处 。”[?]“南粮口袋”之弊得以革除 。随即 , 申乔严饬州县不得重耗收兑属邑钱粮 , 废除时节馈送、钱粮加平、兵饷挂发、奏销部费等陋习 。钱粮悉自己监收 , 火耗分厘不取 。浙江局面为之一新 。
- 清朝尹嘉铨文字狱案,只因为四个字他被绞刑
- 慈禧统治下的清朝军队真实面貌:竟武器精良!
- 清朝后妃50岁后不再侍寝而她60岁还在陪康熙
- 清朝的妃子想要被皇帝宠幸竟还得依靠太监才行
- 清朝大臣赵申乔生平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 清朝妃子侍寝为何要脱光后被太监抬到龙床
- 为何清朝格格多短命而且没孩子只因不好意思
- 为什么太平天国25万士兵打不赢清朝1万士兵?具体原因是什么
- 清朝黄马褂到底有多牛竟比尚方宝剑还好使
- 清朝太监身上有异味他们每天把毛巾塞裤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