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杰合力挽救之下的宋朝是什么命运他们各自结局又是什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学阶段学习背诵那么多古诗词 , 现在回想起来这两句依旧震人心魄 , 这两句诗来自于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 当然也是在他抗元过程中被捕时所作 。在风雨飘渺的南宋末期 , 他与陆秀夫、张世杰都是抗元的勇士、名臣 , 因此被合称宋末三杰 , 那么他们摇摇欲坠的南宋在他们的合力挽救之下是什么命运呢?他们的各自结局又是什么呢?
文天祥状元出身 , 中进士之后因为一篇时局策对的文章被宋理宗亲自选拔为第一名 。后来因看不惯权相贾似道当政 , 便写了一篇讽刺之文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 结果被罢官 。
后来因为元军的步步紧逼 , 长江上游告急 , 宋朝便下令天下兵马勤王 , 危急时刻文天祥聚集身边的有志之士前往京城救援 , 这时他的朋友劝谏他说 , 你这样无异于以卵击石 , 又有什么用呢?文天祥则说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 , 但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 , 国家养育了我们 , 危急时刻 , 怎么能不报效国家 , 所以就算自不量力 , 但若我的以身殉国能换来更多忠义之士的响应 , 也是值得的 , 就这样文天祥进京勤王 。
【宋末三杰合力挽救之下的宋朝是什么命运他们各自结局又是什么】之后元军在襄樊之战中大破宋军 , 直逼南宋首都临安 , 面对宋朝的求和 , 元军不允 , 无奈宋朝投降 。但宋度宗的两个儿子在国舅等人的护卫下 , 成功脱逃 , 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人会合 。经过商量 , 陆秀夫等人带着二王在广东等地抵抗元军的进攻 , 文天祥等人则在江西等地抗元 。由于势单力薄 , 文天祥在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下 , 最后在五坡岭被生擒 , 文天祥等部的被灭也宣告着南宋流亡朝廷陆地抗元势力的覆灭 。
被俘之后的文天祥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 宁死不降最后被元朝杀害 , 文章开头的那句诗 , 可以说就是文天祥的真实写照 。
陆秀夫与张世杰二人带着二王先后转战各地来抵抗元军的清缴 , 最后只能以崖山为根据地做最后的挣扎 。南宋流亡朝廷陆地势力被剿灭以后 , 元军几路大军汇合 , 集中进攻崖山 。奈何兵力悬殊 , 宋朝军民经过殊死搏斗 , 还是不敌 , 陆秀夫见无法突围 , 又不忍年幼的皇帝被敌军俘虏受辱 , 于是便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 , 随行十多万军民亦不想被敌军俘虏也相继跳海 。一代人杰 , 抗元志士就这样为国捐躯 。
崖山海战时眼见大势已去只有张世杰等人率领十余艘船突围而去 , 突围之后的张世杰希望以杨太后(杨淑妃)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 , 再图后举 , 但杨太后在听闻自己儿子赵昺的死讯后 , 亦赴海自杀 。眼看死的死 , 亡的亡 , 心灰意冷的张世杰亦在不久后溺卒于平章山下 。
摇摇欲坠的南宋朝廷在他们合力挽救之下 , 在投降之后又得以延续几载 , 不过终究由于敌人太过强大 , 他们也回天乏力不能力挽狂澜 , 但以他们为代表的汉人所表现出的那种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 , 誓死抵抗 , 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崖山海战十多万军民的临终一跳 , 当你想起那个画面也许每个人都会动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