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道天凉好个秋暗示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句撩人的古风情话


却道天凉好个秋暗示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句撩人的古风情话

文章插图
却道天凉好个秋暗示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句撩人的古风情话

文章插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却道天凉好个秋暗示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句撩人的古风情话

文章插图
【词句注释】
1.博山:山名 , 在江西上饶市东 , 广丰县西南 。古名通元峰 , 因形似庐山香炉峰 , 故改名为博山(博山为香炉名) 。有博士寺 , 雨岩等名胜 。辛弃疾词中有关博山的作品很多 。
2.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
3.不识愁滋味:不识:不懂 , 不知道什么是 。参见北宋陈慥《无愁可解》词:“光景百年 , 看便一世 。生来不识愁味 。”苏轼《小儿》诗:“小儿不识愁 , 起坐牵我衣 。”
4.层楼:高楼 。唐代李德裕《盘陀岭驿楼》诗:“明朝便是南荒路 , 更上层楼王故关 。”
5.“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 , 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 , 硬要 。
6.识尽:尝够 , 深深懂得 。
7.欲说还休:想说(愁)而终于没有说 。参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闲愁暗恨 , 多少事欲说还休 。”
8.“却道”句: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
却道天凉好个秋暗示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句撩人的古风情话

文章插图
【白话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 , 喜欢登高远望 ,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
如今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却道天凉好个秋暗示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句撩人的古风情话

文章插图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 , 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 , 他无心赏玩 。眼看国是日非 , 自己无能为力 , 一腔愁绪无法排遣 , 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
却道天凉好个秋暗示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句撩人的古风情话

文章插图
【作品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在这首词中 ,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 , 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 , 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 , 感情真率而又委婉 , 言浅意深 , 令人玩味无穷 。
词的上片 , 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 。首句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 。”“不识”即不懂 , 不知道什么是 。开门见山 , 指出“不知愁” 。可以说 , 这是上片的领起句 , 是核心语 。我们知道 , 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 , 青少年时代 , 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 , 亲见了金人的凶残 , 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精神的鼓舞 , 因此 。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 , 而且相信中原是可以收复的 , 金人侵略者也是必然被赶出去的 。因此 , 他不知“愁” 。接着写道:“爱上层楼 。”“层楼”即高楼 。登楼望远 , 思乡怀人;登楼远望 , 感受江山美丽 。“爱上层楼” , 触景生情 。其中一个“爱”字 , 好似词人无愁找愁 , 实际上是随着年龄长大 , 报国之心已经表现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词人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句(从词牌角度说 , 就是叠韵) , 更有其新意 。这里 , 反复手法的运用 , 不但强调了“爱” , 而且起了下文 。对此 ,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前一句“爱上层楼” , 同“少年不识愁滋味”相联系 。这里也许就是表现词人年轻时不懂什么是忧愁 , 而喜欢登楼赏玩 。后一个“爱上层楼” , 却与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相联系 。“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为了写出新词 , 没有愁而硬要说愁 。“强”即勉强的 , 硬要 。这句的意思是说 , 是因为想写词作而本无愁绪而勉强说愁而登楼 。这样 , 两句“爱上层楼”反复手法的运用 , 不但强调了首句“少年不知愁滋味” , 而且上下句连接推进了词人情感的发展 , 为下片写“知愁”做了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