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我在乡村当老师|大海边的“支教岛主”( 二 )


收到张裴然拍照发来的反馈时,李淑芳正和爱人围坐在饭桌前。一封短短二三百字的信,让两人泪流满面。他们忍不住感慨:“在这么偏远的山区里,对于一辈子都不可能谋面的孩子,因为我们的一次行动,能够让他上课不再那么提心吊胆,而是舒服多了,这就够了。”
每当乡村教师来青岛跟岗研修,李淑芳总会拿出1-2个晚上和他们一块做饭。其间有老师直言:“真想把小孙子送来青岛上学。”听到这里,李淑芳会认真地说:“你不是应该把小孙子送来青岛上学,而是要想办法把你的学校办好,让小孙子在自己学校里上学。”
有时,爱人也和李淑芳感慨:“我们这一生做过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把房子拿来做了公益培训,能让校长和老师走出来开开眼界。”
的确,在数百次跟岗研修中,很多老师告诉李淑芳,自己是第一次来青岛、第一次坐动车、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看大海……当老师们说出那么多“第一次”的时候,李淑芳震撼了。

校长|我在乡村当老师|大海边的“支教岛主”
文章插图
2016年,李淑芳和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在一起。(资料片)
16年来,“支教岛”从李淑芳一个小小的梦想,发展成为一支涵盖国内顶尖教育专家、留学生、一线校长、教师在内的数万名志愿者团队,帮扶足迹从山东到甘肃、河北、贵州、安徽等全国28个省份的偏远乡村,约20多万名教师受益。
对李淑芳而言,无论是跟岗研修还是送教下乡,接受培训的校长和老师就像青岛“支教岛”埋下的一颗颗种子。而“支教岛”做的,正是播种的事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李淑芳太了解农村了。纵然过去了50多年,她还是能清晰回忆起拿着滑石笔在石板上写字的情景,也时常想起小时候盼望过年吃饺子、穿新衣的憧憬。生活变好后,想做点事的念头在她心底萌芽。
2003年,作为青岛市教育局师范教育处的工作人员,李淑芳跟随青岛市教育考察团前往曹县实地考察。本以为农村老家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到了曹县乡村学校的她,还是被眼前的环境深深震撼了。
李淑芳面前的那所校园,是一排低矮的平房。每间平房的木头窗笼子外糊满了塑料纸,上面有一个个孩子们贪玩戳出的破洞,冷风呼呼往里刮。生着炉子的教室烟雾缭绕,煤块、柴火随意堆放,课堂看起来乱糟糟的。对比曾在乡村学校教书时的环境,李淑芳心里一阵难过。
扎心的并非这些,教师在讲台上写的7个汉字,其中有两个是明显错误的。这刺痛了李淑芳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站在曹县那片土地上,站在学校平房前的院子里,李淑芳说了一句自己这辈子也不会忘掉的话:“我一定要为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来曹县之前,李淑芳兜里特意揣了600元钱,想资助两个孩子。可当她到了学校,愣是没敢掏出来。“我感觉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可自己又能帮到多少孩子呢?”
当时,李淑芳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资助一个孩子只能解决一个孩子的上学问题,而帮助一个老师就能保证一批孩子上好学。
因为近十年的一线教师经验,李淑芳对城乡教育差异有着深刻体会,“乡村教育缺的不仅仅是钱,更是教育者办学的格局和思想。只有改变乡村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2005年,李淑芳再次到曹县调研,并把培训校长的想法和当地教育局做了交流。但在当时,她的想法被视作“天方夜谭”,没人相信她能真正解决或实现什么。李淑芳愣是硬着头皮搞起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