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秧歌戏( 三 )


繁峙秧歌戏

文章插图
繁峙秧歌戏繁峙秧歌早期阶段 , 上演的剧目大部分是一些滑稽调笑的具有民间情趣的生活小戏 , 如《打灶君》、《安瓜》、《瞎子观灯》、《打瓦罐》等 。这类小戏情节简单 , 载歌载舞 , 较多保留了地摊秧歌和故事秧歌的特点 。如《安瓜》写老两口去地里安瓜(农活 , 指用土压瓜秧)的前后经过 , 两人边走边唱 , 有问有答 。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 , 繁峙秧歌发展并逐步成熟 , 剧目有所增加 。上演的剧目除生活小戏外 , 还有单本戏或折子戏 , 如《杀惜》(《杀楼》)、《刘唐下书》、《龙蛇镇》等 。流布地区已经不局限于繁峙县一地 , 逐步扩大至应县、浑源等地 。繁峙秧歌戏解放后 , 繁峙秧歌除演出已有剧目外 , 还从其他剧种移植了许多剧目 , 如《孟姜女》、《墙头马上》、《玉棋子》、《樊梨花斩子》等 。自编自演的剧目有《借亲配》、《丢姑爷》、《杨志华》 。角色繁峙秧歌的角色 , 早期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 。同治、光绪年间 , 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 , 剧目中大戏比重的增加 , 角色行当得到扩展 , 增加了鬚生、青衣、老旦、老生、大花脸、彩旦等角色 。表演方面 , 繁峙秧歌注重唱功、做功 , 几乎没有武打戏 。
繁峙秧歌戏

文章插图
繁峙秧歌戏语言语言主要有唱词和道白两方面 。唱词依据唱腔决定 。繁峙秧歌的主要唱腔来自于梆子腔 , 因而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 。道白原用繁峙方言 , 后受北路梆子的影响 , 多变化为“蒲白”和繁峙方言结合使用 。只是丑角仍然沿用旧习 , 使用方言 , 保持其角色语言的特殊韵味 。传承与现状传承1956年10月1日 , 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 , 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 。繁峙秧歌剧团成立后 ,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演员 , 并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 。如张润来唱腔刚健浑厚 , 气势磅礴 , 自成一派;孟智秀表演潇洒大方、细腻;魏来福表演诙谐风趣;李敬业表演大方 , 步法稳健 , 唱腔刚劲有力 , 声音洪亮;孙春梅唱腔有柔有刚 , 刚柔相济 , 恰到好处 。特别是武玉梅唱腔悠扬圆润 , 婉转自如 , 清脆悦耳 , 优美动听 。她主工小旦 , 唱做俱佳 , 音域宽厚 , 音色恬美 , 刚柔相济 。她巧妙地将其他剧种的精华曲调糅合在自己的唱腔之中 , 既不失“秧歌”风味 , 又优美动听 , 别具风格 , 自成流派 , 在周围县市影响较大 。1957年4月 , 在全省戏剧汇演中 , 张润来、武玉梅 , 杨琏等演出的《花亭会》和《对菱花》两个传统节目 , 受到了一致好评 , 杨琏、张润来、武玉梅获得省级优秀演员奖章 。
繁峙秧歌戏

文章插图
繁峙秧歌戏在繁峙秧歌音乐中 , 也涌现出了一批新秀 。主要有尹爱孚、董怀品、吉兵、李日银、郭德雨、刘文成 。他们在繁峙秧歌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尹爱孚不仅继承了传统秧歌的演奏技巧 , 而且大胆地将盂县秧歌、朔县秧歌和北路梆子大胡的演奏技巧和优秀曲调运用到繁峙秧歌的音乐和唱腔中 , 使繁峙秧歌的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繁峙秧歌重新振兴起来 , 专业班社和业余班社也逐渐恢复活跃起来 , 传统剧目和移植剧目又在舞台上搬演 。但是随着休闲娱乐方式的日趋多元化 , 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 , 近些年来 , 繁峙秧歌与其他传统戏剧艺术一样 , 演出市场不景气 , 老一辈演员逐渐退出舞台 , 演员青黄不接 , 演出质量不高 , 缺乏创新剧目 , 难以吸引现代青年 , 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繁峙秧歌亟须建立一系列的保护机制 , 以使这一传统地方小戏焕发新的生机 。1999年的《走进大戏台》8月5号在平鲁 , 繁峙县赵国珍以女花脸唱《明公段》的唱腔夺的本场冠军 。她今年33岁 , 年轻时参加繁峙秧歌团 , 刚学打把时 , 秧歌团说什幺要改晋剧?结果是晋剧也没改成 , 反而秧歌团撒了 。2000年 , 受地区保护 , 秧歌剧团再次成立 。但吸取了刚从艺校毕业的学生 , 聘请原秧歌剧团的计川花为老师 , 边演边学 。但好景不错 , 近2年培养不出新人 , 秧歌团再次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