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秧歌戏


繁峙秧歌戏

文章插图
繁峙秧歌戏【繁峙秧歌戏】繁峙秧歌是流行于山西晋北繁峙(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 ,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 , 属忻州市)、应县、代县、原平一带的戏曲剧种 。繁峙秧歌是由民歌和歌舞发展来的 , 初期的繁峙秧歌大多活动于节日、庙会和农闲之时 , 在广场上演出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艺术的影响 , 繁峙秧歌逐渐发展丰富起来 。繁峙秧歌戏是由舞蹈演变成为戏曲的 , 至今仍存留有演变过程的痕迹 。尤其它的唱腔融汇了多种类型戏曲唱腔的形式 , 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繁峙秧歌戏
地区:山西的晋北繁峙
朝代:明
类型:戏曲剧种
简介“秧歌”曲调于明万曆年间(1573——1620)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 , 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 , 民众称之为“玩艺儿” , 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 。当时的表演形式有4种:一种是只扭不唱的“过街秧歌”;一种是有扮相的“故事秧歌”;一种是歌舞结合的“耍玩艺儿”的;还有一种是以男女问答对唱表演故事的“秧歌” 。作为一种地方小戏 , 繁峙秧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长期受到上层社会的鄙视和压制 , 加之下层民众自觉意识的缺乏 , 繁峙秧歌很少在史着中留下蹤影 , 从而造成民众对早期繁峙秧歌认识的缺失 。繁峙秧歌是在民间小调和社火秧歌的基础上 , 不同程度地吸取北路梆子、晋北道情、耍孩儿以及民间乐曲等艺术形式的精华 , 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 , 至今仍存留有演变过程的痕迹 。尤其它的唱腔融会了多种类型戏曲唱腔的形式 , 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统社会中 , 繁峙秧歌以其深厚的生活底蕴与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表演 , 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喜爱 , 成为他们重要的精神愉悦方式 。以民间节令赛会中的社火活动为主要依託的繁峙秧歌戏 , 在其形成初期阶段 , 多为民众的自娱自乐 。逐步成熟后 , 一些身怀技艺的农民既有对戏曲艺术的执着 , 也有迫于生计的需要 , 逐渐组织起″半农半艺″的班社 , 在农闲时走乡串镇做商业性的演出 。繁峙秧歌的演出活动是季节性的 , 一般在岁时节日及农闲之时演出 。冬季天寒地冻 , 艺人们很少组班演出 。一些艺人或自愿或受延请 , 到某村庄组织人员进行教习 。这种特殊的传艺方式是繁峙秧歌的主要传承方式 。它既可以丰富农村冬季单调乏味的生活 , 又可以为来年岁时节日的自娱活动、农闲之时的业余演出 , 预备新生力量 。繁峙秧歌的班社规模并不大 , 一般为20人左右 , 主要由班主、演员、后台、杂役四部分组成 。艺人多为农民 , 他们加入班社称为“搭班” , 一般在春节前后或农曆四五月进行.历史渊源“清代道光年间 , 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 , 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 , 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 , 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 并流传至今 。1956年10月1日 , 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 , 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 。解放前 , 繁峙秧歌一直没有常年活动的班社 , 农闲时 , 艺人们自由组合 , 聚班搭伙 , 沿村串乡唱戏;农忙时 , 各自回家务农;到了冬天 , 便以“座坊”的形式传艺排练 , 準备来年进行演出 。座坊就是村子里组织一些人 , 请艺人们来教戏 , 这是旧时秧歌艺人们的主要传艺形式 。因此秧歌艺人大都不是科班出身 , 师徒关係是在座坊和跑班之时建立的 。繁峙秧歌又称“大秧歌”、“凤地秧歌”、“东山秧歌” , 是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的地方小戏 , 它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河北西北部一带 。繁峙秧歌气氛热烈、曲调浑厚 , 为当地人民民众所喜爱 。